北京:今天晴,温度26℃

教育部启动教材建设和管理国家级培训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按照国家教材委员会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系列行动部署,4月23日至4月26日,教育部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全国教材管理人员培训班,正式启动教材建设和管理国家级培训。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出席并作专题报告。  王嘉毅指出,开展教材建设和管理国家级培训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成体系、专业化的培训,目的是推动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水平过硬、熟悉教材政策的教材工作队伍。教材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抓好教材建设国家事权落地、铸魂育人实效提升、服务国家战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教材治理体系完善、教材研究组织化实施等关键任务,全面提升新时代教材建设和管理水平。  培训班上,教育部、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和教材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教材政策文件、国际发展动态等作专题报告。培训还安排了分组研讨、专题交流、现场教学等环节。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部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分管教材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相关业务处室负责同志参加培训。按照计划,教育部将陆续举办全国教材编写人员、审核人员、研究人员、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等专题培训班,全面覆盖教材工作各支队伍。

吴岩会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校长阿提拉·布伦格斯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4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会见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校长阿提拉·布伦格斯,双方就推动中澳高等教育合作和人才交流深入交换意见。  吴岩介绍了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并对新南威尔士大学对华教育合作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吴岩鼓励新南威尔士大学发挥自身优势,引领带动中澳高校共同深化高教科研合作、扩大学生交流规模、拓展创新教育合作和数字教育合作等,为促进两国关系发展和人民友好往来作出更多贡献。  布伦格斯对此积极回应并表示,新南威尔士大学期待与中方高校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深化双方务实合作,为中澳高等教育交流注入新动力。

学位法通过,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学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学位法共7章,包括总则、学位工作体制、学位授予资格、学位授予条件、学位授予程序、学位质量保障、附则。  制定学位法,对规范学位授予工作,保护学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学位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唐志书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6日,教育部党组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唐志书同志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徐安龙同志不再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人事司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唐志书,1972年9月出生,研究生,医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曾任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研究生院院长。

提醒在美中国留学人员注意校园抗议示威活动,加强安全防范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近日,美国多地高校因巴以局势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甚至引发暴力事件。  中国驻美国使领馆提醒在美中国留学人员注意校园抗议示威活动和当地安全形势,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避免前往有关抗议示威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确保人身、财产和出行安全。如遇危险或突发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美国使领馆联系。  全美报警、求助电话:911(可要求中文服务)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  +86-10-12308或+86-10-65612308  中国驻美国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  驻美国大使馆:  +1-202-4952216  驻纽约总领馆:  +1-212-6953125  驻旧金山总领馆:  +1-415-9296998  驻洛杉矶总领馆:  +1-213-8078052  驻芝加哥总领馆:  +1-312-7800170

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名单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3〕16号)安排,经组织推荐、通讯评审、集中会审、结果公示,遴选产生100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100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现将名单予以公布。

浙江大学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签订新一轮合作备忘录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1日至22日,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率代表团访问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深化两校伙伴关系,并在两国教育部部长见证下,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签署第三期合作备忘录。  22日下午,在中新两国教育部部长见证下,任少波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校长张道昌签署校际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两校合作正式进入第三阶段。双方将在设计、创业等领域继续拓展新的合作增长点,并积极探索人才联合培养的新模式。  22日上午,任少波一行到访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与校长张道昌、候任校长及教务长方国光等座谈。任少波表示,两校友谊源远流长,十余年的紧密合作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合作交流机会,希望三期合作能巩固以往合作优势,挖掘新的增长点,携手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张道昌对代表团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双方继续探索利用设计、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的创新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寻找解决方案。  会谈结束后,任少波一行参观了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下一代设计中心DesignZ和空中机器人、无人机项目基地AerialArena@SUTD,详细了解该校在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探索。  访问期间,代表团还与新加坡校友会举行座谈交流。任少波向在新校友表达诚挚的问候和关怀。他表示,学校近年来全球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校友们在世界各地做出了贡献。他希望新加坡校友会进一步传承求是文脉,服务校友发展,作好母校联结国际的桥梁纽带。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访问。  据悉,2010年,在中新两国政府支持下,浙江大学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开展了师生交流、课程开发、教师培训、联合科研等多维度合作。截至目前,已互派学生近900人,培养了20余名初创企业家。两校还于2019年联合发起国内首个国际科技设计大会(ICTD),会聚全球科技与设计领域知名专家和行业领袖,探讨前沿科技和设计学科的交叉赋能,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会议。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发布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5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两周年之际,“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发布会及系列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主任洪大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中央宣传部出版局期刊处处长、二级巡视员倪轶;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刘细文、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上海体育大学校长毛丽娟、北京大学副校长任羽中、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梁琪、山东大学副校长曹现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张东刚、林尚立、朱信凯、吴付来、郑水泉、齐鹏飞、王轶、王易、郑新业、青格勒图以及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军事科学院等相关机构负责同志,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及各学科联盟成员高校负责同志,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知名专家、著名期刊主编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王轶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代表、教学科研机构代表、科研管理专家以及媒体记者等千余人参加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当天正式发布上线。“学术世界”以传播中国学术精品、服务中国知识创新为宗旨,融学术资源、学术交流、学术传播、学术创新于一体,集公益性、开放性、全链条、数智化于一身,目前已建成全国首个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首个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  活动现场,洪大用、张东刚、林尚立、徐青森、郝振省一同启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  哲学社会科学主文献平台集萃收录2万余篇(一期)哲学社会科学主流、经典、必读文献,重点在“精”——为学者们高效研读学术精品和知识精加工提供“一站式”入口;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以“学者共创、开放共享”为理念,特色在“快”——为平台、期刊、作者三方协同搭建桥梁,提供成果审核、预印发布、开放评阅、荐稿选稿、复印转载、全媒体传播等全流程、全链条服务。二者将与在建的其它子平台有效集成,共创“学术世界”,构筑开放包容的学术共同体,创造开放科学时代的学术交流新生态,引领数字文明时代的知识生产范式变革。  洪大用在致辞中向此次发布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两周年之际,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正式发布上线,具有推进落实和引领探索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依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力量,高起点定位、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促进学术创新、学术交流、学术传播和学科发展,更好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作出更加积极有效的贡献。  洪大用指出,“学术世界”发布上线后,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营造健康学术生态。要积极发挥文献中心作用,强调中国理论原创与中国实践关切,优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主流、经典、必读文献,为专家学者治学育人提供优质便捷的文献服务;要积极发挥学术中心作用,提供全流程、全链条学术交流与传播服务,为作者、读者、期刊和学术机构提供交流学术、激荡智慧、碰撞思想、成就新知的平台;要积极发挥学者中心作用,汇聚全国各类机构、各个层次、各门学科的优秀学者,特别是为优秀青年学术人才健康成长提供指引和助力;要积极发挥传播中心作用,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互鉴,推动中国学术对外传播,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与会各高校及相关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实际行动做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引领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者,服务新时代伟大实践的担纲者,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的传播者,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为人类知识的不断发展和文明新形态的构建作出新的贡献。  张东刚指出,两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首次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和路径认识的重大创新飞跃,为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中国人民大学在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中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了科学指引和不竭动力。在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之际,我们共同见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发布上线,深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寄予的政治要求、政治厚望、政治嘱托,不仅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务实之举,也是加强学术资源库和大平台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更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基础支撑。  张东刚指出,两年来,学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政治嘱托,坚定自觉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立梁架柱,推进大工程、狠抓大项目、建构大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成果。“学术世界”的上线将为推动学术资源、学术交流、学术传播、学术创新有机整合,推进知识平台公益性、开放性、全链条、数智化转型升级注入全新动能。我们将以“学术世界”运行为新途径、新动力、新工具,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一同团结奋斗,致力于打造共建共享的资源平台,协同推进学术知识创新与交流,奏响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协奏曲”;打造创新创造的传播展台,传播中国学术精品,激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新引擎”;打造育才育人的交流舞台,将立德树人和创新发展学术有机融合,形成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强磁场”。中国人民大学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办学新路砥砺前行,和兄弟单位一道,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汇聚磅礴力量!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成员高校负责同志代表先后致辞。  任羽中代表北京大学对“学术世界”数字创新平台发布上线致以祝贺。他表示,“学术世界”为学术资源共享与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数字化平台,为涵育学术创新打开了新的空间。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是因应时代与国际格局变迁、经济和社会发展,遵循学术发展规律的自然而然的过程,更是中国学术主体性、独立性自我觉醒的过程,是中国的学术共同体奋发有为、努力探索、不懈追求、创新创造的过程。面向未来,北京大学愿与各联盟成员高校一道,开放包容、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通过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汪源源表示,“学术世界”的发布上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为各高校及科研院所互学互鉴互享打下了坚实基础。两年来,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做了大量前沿探索工作,为联盟成员高校提供了有力指引、作出了示范表率。复旦大学将继续深化与各联盟成员高校间的合作,共同肩负起建设创新型大学、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高校使命,在理论阐释、价值引领、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携手并进、锐意创新,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曹现强表示,中国人民大学组织召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发布会及系列论坛,对于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力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新要求,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提出殷切期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山东大学愿与中国人民大学等兄弟高校深化合作、拓展交流,从多方面共同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目前,首批上百家期刊签署了加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合作协议。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代表刘曙光,《文史哲》代表李扬眉,《学术月刊》代表金福林与“学术世界”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徐拥军进行签约。  林尚立作主题为“打造‘学术世界’ 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主旨报告。林尚立指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党中央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的科学判断和战略部署,是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时代任务和光荣使命。过去两年,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中国人民大学不断探索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路径和方法,规划设计和牵头建设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创新平台——学术世界”。以新型学术资源信息平台“学术世界”为核心,创新学术交流与传播体系,是实现学术交流与传播体系数字化转型、适应世界信息技术变革的需要,也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学术自主能力的需要,更是建立新的学术生态系统,破解学术发表、评价、传播领域诸多痼疾的需要,对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意义。  林尚立指出,作为融学术资源、学术交流、学术传播、学术创新于一体的公益性、开放性、全链条、数智化的综合性学术服务平台,“学术世界”依托创新和拓展复印报刊资料独特优势,以各子平台为支点,将学术服务贯穿知识生产、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学术评价与大众传播全链条,打造知识创新与学术服务新空间,在更广阔的时空为各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了展现风采、激荡思想、汇聚智慧的大舞台。“学术世界”始终坚持以学术共同体为中心的建设理念,依靠学术共同体,服务学术共同体。中国人民大学愿举全校之力,汇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合力,共建共享“学术世界”,给世界以崭新的学术天地、给未来以崭新的学术空间,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理论、中国方案。  王轶主持发布会。  活动当天,“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 ‘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主题论坛举行。林尚立、徐青森出席并致辞。  徐青森在致辞中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两周年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此次主题论坛,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的奋进之举,也是高校社科界携手同行、以有组织科研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担当之为。面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传播中国学术精品、服务中国知识创新方面大有可为,也应当在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方面大有作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各成员高校要始终紧抓深入学习宣传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首要任务,不断推出具有学理深度和学术厚度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在深化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上作出表率、走在前列;要牢牢把握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一时代命题,强化有组织科研,汇聚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合力;要全力担当服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这一重要使命,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咨政建言;要切实提升中国话语国际传播效能这一战略能力,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践,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学术品牌,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期待各高校依托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这一平台,源源不断推出标志性成果和精品力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代表发言。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强,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邹吉忠,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晓琴,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曹晓阳,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吴华清,新疆大学副校长顾光海等先后在发言中表示,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要做好前瞻谋划,加强团结协作,以联盟为枢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党的创新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教学科研和学术评价体系与自主知识体系有效结合起来;要加强有组织科研,以联盟为牵引,强化顶层设计,抓好组织落实,涵养创新生态,系统提升协同攻关能力,着力打造自主知识体系学术共同体;要提升咨政能力,以联盟为平台,扎根中国大地,融通中外、贯通古今,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建言献策,以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为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贡献智慧和力量。  发布会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发布会举行。倪轶、郑水泉、郝振省、刘细文出席。会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发布《2023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研究报告》和《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3年版)》。  活动当天,围绕“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主题,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哲学学科联盟“新时代哲学学科建设”、中国金融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金融强国之路”、建构中国自主法学知识体系院校联盟“走向世界的21世纪中国法学学科”、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联盟“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两周年”、中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中国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建构中国‘三农’学派”等学科主题分论坛同步举行,中国工商管理学科自主知识体系联盟“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学科主题分论坛已于4月21日召开。论坛现场,与会学者围绕推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进行了深入研讨,各学科联盟成员代表展示现有学科建设成果并就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等展开交流。  当天下午,“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下的学术评价”“学术期刊数字赋能与高质量发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人文学科理论创新”“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新闻传播学术期刊的创新引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经济学管理学学术期刊的创新引领”等五个分论坛及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与青年创新学生论坛等系列活动举行。

教育时评:全面推进“101计划”,筑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日前,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工作推进会暨计算机“101计划”成果交流会在京召开。会议要求,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部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推动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理念再深化、质量再提级、范围再拓展,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根基。  基础学科系列“101计划”是教育部统筹组织实施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计划,旨在以课程、教材、教师、实践项目等基础要素“小切口”,牵引解决人才培养“大问题”,带动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强突破”,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筑牢根基。实践证明,“101计划”试点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此次工作推进会的召开,为进一步推进“101计划”明确了方向,吹响了号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领域的开拓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是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方向的关键力量,是人才资源中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在提升全球竞争力、把握未来发展机遇以及增强国家发展安全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高度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聚焦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攻关创新,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人才支撑。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面向2035年教育强国建设,要充分发挥好高等教育龙头作用。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要从根本上把握准教育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101计划”紧盯课程、教材等人才培养改革关键,通过一流基础要素建设,为高水平人才培养奠定基石,有力回应强国建设对教育、人才的期待。面向未来,要以该计划持续深入开展,牵引带动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变革、模式创新,以新思路、新打法、新赛道不断催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新动能。要通过样板示范,辐射带动更多学科领域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源源不断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夯实基础。  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要素建设,聚焦课程和实践等要素,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而实践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一流实践项目是提高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要素建设,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高阶性,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体现创新性,确保课程内容能够反映学科前沿,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创新思考和实践提供空间;体现挑战度,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内在动力。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人工智能赋能为突破口,凝聚多学科力量,打破学科壁垒,打造世界一流、学科交叉的核心课程、精品教材和重点实践项目,培养复合型人才,将科研势能和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发展。  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也为教育现代化带来更多可能性。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是大势所趋。面对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主动创新,不断推动课程、教学、教材等创新发展,实现新技术与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和跨越式发展,通过智能工具增加课堂互动,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变革教学方式,有效拓展教学广度与深度,加快建立更为平等、合作、互助的师生关系,更好地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要坚持稳中求进原则,分批次拓展实施领域,不断将成功建设经验推广到更多基础学科和急需紧缺领域,助推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通常情况下,改革因问题而生,又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坚持稳中求进原则,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中优质资源在基础学科、急需紧缺领域有序推进。基于基础学科发展实际,瞄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充分挖掘各学科自身特点,细化不同学科重点任务,找准各学科人才培养的关键点,加强资源统筹,分批次拓展实施领域,力争做到推广一个,建设一个,成功一个,不断将成功建设经验推广到更多基础学科和急需紧缺领域,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要兼顾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引导更多优秀青年学子及早了解基础学科,坚定投身基础学科、急需紧缺学科领域的理想信念。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应积极探索构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将高等教育改革成果转化为基础教育培养优势。在知识、能力素质图谱建设中,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搭建桥梁,激发高中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质疑、探索、创新的思维品质。同时,“101计划”汇聚了大批顶尖专家、学者,应积极发挥核心师资团队育人实效,注重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引导更多优秀学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26日第1版 版名:要闻

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展即将在天津举办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据悉,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将于7月下旬在天津举办。大会将同期筹建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创设国际职业教育大奖,进行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赛,举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展(以下简称“职教展”)。通过“会-盟-奖-赛-展”整体架构,搭建平台、汇聚资源、引领示范、切磋提升、交流互鉴,打造职业教育五大国际公共产品。   职教展由大会组委会统一组织领导,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牵头、中国电子学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由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企事业单位承办。诚邀全球各界朋友莅临,共话职业教育未来新发展。  职教展以“中国匠心·世界舞台”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精准定位: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通过“精准、精细、精致、精彩”的展览,以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推动教育界、产业界、经济界等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融通,持续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发展能力,为加快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力量。  精致办展:设置主办国、主宾国、职教成果三大展区。主办国展区展示中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彰显大国文化;主宾国展区展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特色成果,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职教成果展区聚焦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展示新兴技术与前沿应用,展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成果,展示深厚丰富的文化遗产魅力。  精细工作:坚持“国际性与合作性、广泛性与融合性、服务性与公益性”原则,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推进中外职业教育深度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引导职业院校提升办学关键能力,提升职业教育对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适应性。  精彩呈现:聚焦科技进步、产业创新,展示科技领先企业、头部企业新技术发展应用场景、生产方式变革成就和产教科融合成果;展示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的成就;展示大国工匠、青年工匠、能工巧匠、技能大师等人物风采,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职教展将进一步聚合社会各界资源要素,共同探讨分享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经验、新路径,搭建国际职教合作新通道,推进全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建共享和整体发展。2024年7月下旬,天津30+省市区参展约100家参展单位千万关注度和曝光率……诚邀全球各界朋友共赴盛会!

贾文键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6日,教育部党组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宣布了有关任免决定,贾文键同志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杨丹同志不再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职务。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人事司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贾文键,1967年6月出生,研究生,哲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汪晖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4日,据欧洲科学院网站消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晖当选为2024年欧洲科学院院士(Member of Academia Europaea,简称MAE)。汪晖  汪晖,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文系、历史系双聘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涵盖中国思想史、中国现代文学、政治与社会理论等多个方面,主要著作包括《世纪的诞生》《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四卷本)、《亚洲视野:中国历史的叙述》《短二十世纪》等20余种。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意大利文、德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土耳其文、斯洛文尼亚文等多种语言,深受学术界好评。汪晖曾获多种奖项,包括2013年“卢卡·帕西欧利奖”,2018年“安莉内泽·迈尔研究奖”等。  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成立于1988年,是欧盟的“国家科学院”和法定科学顾问,由英国皇家学会和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典等多个代表欧洲国家最高学术水平的国家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总部位于英国伦敦。  作为国际上学术领域最广泛、学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欧洲科学院的院士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4个学部、23个学科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欧洲科学院院士主要在欧洲各国的院士中遴选,外籍院士通过率不超过5%,是一项崇高的国际学术荣誉。自成立以来,已选出近5500名欧洲科学院院士(MAE),其中有近9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3日,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第六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研讨会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大会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林蕙青,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周天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姜培学,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原主任袁驷等领导嘉宾和多位国际国内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专家学者出席会议,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彭刚主持会议。吴岩致辞  吴岩对清华大学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十年来为中国和世界在线教育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主要体现在“五个第一”: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学堂在线”是中国第一个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国际版”是教育部指导成立的第一个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学堂在线”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现跨国学分互认的课程平台;2020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国际组织——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2022年参与编写了世界第一份《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和《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面向未来十年,他对中心发展提出四点期望:推动更大范围“慕课出海”;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101”计划;推动教与学的范式变革。吴岩指出,未来十年是教育大变革的时代,清华大学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做好中国在线教育的领跑者。姜培学致辞  姜培学回顾了清华大学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十年来以学堂在线、雨课堂等平台为载体,在增强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教育教学转型升级、推进教育资源开放共享方面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他表示,当下人工智能正重塑高等教育形态,清华大学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理念更新和教育模式变革,探索建设百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试点课程。未来,清华大学会继续支持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工作,在教育部指导下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管理服务,为我国教育现代化发挥先行先试和自身引领作用。期待清华大学与全球伙伴携手共建数字教育发展共同体,为世界教育数字化的发展绘就新篇章。为选课超百万及五十万慕课教师代表颁发纪念杯  2013年,清华大学建设并运营了中国首个慕课平台——学堂在线,经过10年的努力探索,学堂在线平台全球学习者人数累计达1.32亿人,平台上涌现了一大批深受学习者喜爱的慕课。会上,林蕙青、瞿振元、张大良、袁驷、宋毅、彭刚为选课人次超百万和五十万的慕课授课教师颁发纪念杯。李曼丽、汪潇潇、王帅国作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以智慧教学为主题,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研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主任汪潇潇与清华大学学堂在线负责人王帅国共同作“AI赋能教育教学探索之路”的系列主题报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曼丽作“从MOOC到AI教育新境界:普及与优质的智能跃迁”主题报告。  会上举行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携手共建签字仪式,学堂在线与国内48所高校及高等教育行政部门现场签约。未来,学堂在线将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新探索。随后,学堂在线分别与泰国国家慕课平台、印尼国家数字教育平台签署了合作协议。学堂在线将与中国148所高校携手,将450门慕课出海至印尼、100门慕课出海至泰国。  主题报告环节,来自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越南胡志明市国家大学科技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的国际学者和来自内蒙古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众多高校的教育管理者共同分享了对数智时代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经验。  会上还举办了以“国内外合作共享共建优质教育资源的战略与实践”“人工智能赋能课程建设创新与实践”“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机遇与挑战”“人工智能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四个圆桌论坛。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吸引了超过八万名教育工作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  原标题:第六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研讨会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2024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在沈阳举行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6日,2024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本次开幕式是在开启建设教育强国历史新征程的背景下,由教育部、中央宣传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文化和旅游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联合主办,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吴岩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教育部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致力于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多年来,教育部矢志不移地推进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建设,每年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政策法规日臻完善、组织机构不断健全、教育体系日益完备、学习和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我国正大踏步走向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吴岩强调,要凝聚学习型社会是教育强国标配的共识,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不仅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要优化构建更加灵活方便、高质量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完善产业工人继续教育制度,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催生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夯实学习型社会数字基座,积极建设集成化、智能化数字平台,汇聚高质量数字学习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全过程学习服务。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统筹、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开启学习型社会建设新征程。  会议发布了“全民终身学习沈阳倡议”,广泛凝聚全民终身学习的行动共识,明确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努力方向。公布了194位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和191个“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宣传推介名单。  会议启动了教育部、全国总工会产业工人“数字赋能 求学圆梦”行动、全国工会职工教育培训数字化服务平台与国家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平台互联互通计划、首家央企(国家电投)入驻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仪式,强化数字化赋能,为产业工人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更加方便可及的学习资源、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相关部门、企业,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学院(老年大学)、成人教育协会,“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的200余位代表参加开幕式。

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经省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推荐、资格审查、专家推荐、教育部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集中审议、结果公示,遴选产生了10个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100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00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各培育创建单位建设周期为2年,自通知发布日起至2026年3月。一起来看名单——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名单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名单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名单   通知要求——  一、认真培育建设  各培育创建单位要按照教思政厅函〔2023〕17号文件所附的《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重点任务指南》要求,坚持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相结合、整体提升和品牌塑造相结合,按计划、分步骤开展培育创建工作。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http://www.sizhengwang.cn)上(以下简称全国高校思政网),为每个培育创建单位搭建网上工作平台(平台登录账号另行通知),各单位要及时在平台上发布工作进展、经验成效。  二、加强动态管理  坚持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委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对培育创建单位开展跟踪评价。各培育创建单位应于2025年3月前提交中期建设进展情况报告,建设期满提交工作总结报告、成果汇编和工作案例。教育部组织开展验收,公布验收评定结果,验收通过的创建单位建设成果将面向全国高校推广应用。培育创建单位所在属地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高校党委,要加强工作指导,提供条件保障,加强示范引领,确保建设实效,引领带动高校党建工作质量整体提升。

习近平签署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号主席令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26日签署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号主席令。  第二十二号主席令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24年4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三号主席令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24年4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四号主席令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24年4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我国制定学位法保障学位质量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杨湛菲、王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学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这部旨在规范学位授予工作,保护学位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学位质量的法律共7章,包括总则、学位工作体制、学位授予资格、学位授予条件、学位授予程序、学位质量保障、附则。  学位法规定,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博士,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类型,按照学科门类、专业学位类别等授予。  关于研究生指导教师,学位法规定,学位授予单位应当为研究生配备品行良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或者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科研人员或者专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建立遴选、考核、监督和动态调整机制。研究生指导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关心爱护学生,指导学生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提高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水平。  学位法还规定,学位申请人、学位获得者在攻读该学位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包括: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被认定为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入学资格,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取得入学资格、毕业证书;攻读期间存在依法不应当授予学位的其他严重违法行为。  此外,学位法规定,学位申请人对专家评阅、答辩、成果认定等过程中相关学术组织或者人员作出的学术评价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学术复核。学位授予单位应当自受理学术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重新组织专家进行复核并作出复核决定,复核决定为最终决定。学术复核的办法由学位授予单位制定。

学位条例44年首次全面修订,保障学位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学位制度是我国教育基本制度。198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确立了我国学位制度,在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学位条例已不能满足实践需求,需要修改完善。在学位条例基础上制定学位法,是学位条例实施40多年来的第一次全面修订,是学位事业发展和教育法治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学位法共7章45条,全面总结了学位条例实施40多年来学位工作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经验,有针对性地破解学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学位法律制度。  一是强调学位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学位工作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二是在坚持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基础上,明确学位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类型,把实践探索的专业学位写入法律,并为未来探索新的学位类型留下制度空间。同时,在学位授予条件中,明确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差异化评价标准。  三是完善学位工作体制,规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级 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设置及职责,明确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承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日常工作、负责全国学位管理有关工作的法律地位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  四是明确学位授予资格取得的条件和审批的主体、程序,并规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自主审核制度,扩大学位授予单位自主权。同时,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授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相关学科授予点的设置、布局和学位授予条件、程序等做出特别规定,突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导向。  五是规定学位授予的条件和程序,授权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法律规定的基本条件,制定本单位学术评价标准。强调学位授予单位制定学术评价标准时应当坚持科学的评价导向并充分听取意见。在附则中对境外个人申请学位、在境外授予学位、境外教育机构在境内授予学位等作了相应规定。  六是构建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突出自我管理,要求学位授予单位建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研究生导师的条件、职责和对研究生的要求。加强外部监督,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学位委员会对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点进行质量评估的职责。明确法律责任,对不能保证所授学位质量、情节严重的,可以撤销相应的学位授予资格;学位申请人、学位获得者有学术不端、作伪造假等情形的,可以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同时,规定学术复核、学位复核等争议解决机制和权益救济途径。  下一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位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以法律实施的成效推动提 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科技创新,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记者 林焕新)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分组审议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 建议明确学生军训重点内容增强国防教育实效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于4月24日上午对国防教育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  国防教育法是我国国防领域的重要法律,与会人员普遍认为,修订国防教育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必要且及时。修订草案立足新时代加强国防教育、推进国防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国防教育的内涵定位、指导思想、领导体制、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保障机制等方面,对法律进行了全面修改和系统完善,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促进国防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分组审议中,多位委员聚焦学校国防教育开展,提出意见建议。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党、国家和军队育人的重要使命。”刘修文委员建议在学校国防教育中增加“丰富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方式”的具体要求。  修订草案第二章“学校国防教育”第十六条重点规范了普通高等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的学生军事训练。杨振武委员注意到,修订草案主要规定了学生军训的组织机构和部门责任,没有明确军训内容,但现实中,部分学校避重就轻,把学生军训等同于站军姿、踢正步、走队列,流于形式,效果并不好。他建议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高中阶段学校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等文件,在修订草案中明确各阶段学生军训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内容,推动学生掌握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技能,增强国防教育实效。  现行国防教育法第十五条第三款规定,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组织学生的军事训练。包信和委员发现,这一规定在修订草案中被删掉了。在他看来,学校特别是高中阶段学校,并没有常设的军事训练机构,一般也没有专门的军事教员,而军事训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为了使军事训练更加有效、更加规范,他建议在修订草案第十六条第二款中增加“军事机关应当提供协助”的表述,以法律形式进行规范,有助于学校军事训练的开展。(赵晨熙)

河南省将开展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工作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为加快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型社会建设,日前,河南省教育厅发布通知,决定在全省开展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工作。  通知指出,各地要统筹教育、科技、文旅等资源,依托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等,规范建设和认定一批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指导好本地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各职业学校和各职业启蒙基地、体验中心要切实发挥育人功能,依托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优势,与行业企业、中小学等研究开发一批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符合中小学生兴趣的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课程。  通知要求,各地要将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课程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相关课程体系。支持各地、各学校依托职业体验中心,建设一批具有参与开展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鼓励跨专业、跨学校、跨区域联合建设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教师队伍。  通知明确,各地、各职业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积极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中小学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课程、项目、资源和活动,探索构建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教师的建设标准。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各高等职业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加快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型社会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省开展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加快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向中小学生(含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下同)开放,丰富和拓展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强中小学生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提供人才资源支撑,有效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需求导向,育人为本。立足中小学生发展需求,尊重中小学生身心特征和发展规律,探索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实现模式,引导学生全面认知自我、职业、劳动、社会,促进职业启蒙,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提升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突出应用,强化实践。彰显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特征,加强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岗位、课程、项目、活动等载体的应用性、实践性,提升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的实效性,推动教育与生产、个体与社会紧密关联。  (三)因地制宜,特色推进。结合不同区域、产业、行业、职业特点,依托职业教育专业优势和资源,因地制宜、特色化探索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的实现形式,切实提高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质量,促进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发挥独特的育人价值。  (四)合作共建,开放共享。推动政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各界合作共建共享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资源。鼓励有条件的职业学校面向社会开放各类职业体验中心和职业体验课程,探索开展符合不同群体认知规律的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模式。  三、主要任务  (一)重点建设一批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各地要统筹教育、科技、文旅等资源,依托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等,规范建设和认定一批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指导好本地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重点支持职业学校发挥专业、师资、教学等方面优势,突出不同类别职业、专业特点,与行业企业、社会机构、中小学等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省级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发挥育人作用,拓展服务功能。职业体验中心应集职业倾向测试、职业角色体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职业拓展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虚拟与现实交融,具备安全保障,具有可持续实施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的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市、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区域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市级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推进优质资源集聚,提高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质量。  (二)研究开发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课程。各职业学校和各职业启蒙基地、体验中心要切实发挥育人功能,依托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优势,与行业企业、中小学等研究开发一批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符合中小学生兴趣的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课程。课程开发要突出系统性、实践性,加强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间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课程的纵向对接,推进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课程与科学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间的横向融合,促进学生以课程为载体主动体验与学习。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信息化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课程资源,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实现中小学生职业启蒙、职业体验教育课程化、常态化和全覆盖。  (三)科学设计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活动。各地要将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课程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相关课程体系。各职业学校和职业体验中心要与中小学积极对接,共同设计职业体验环境、职业启蒙和体验内容、活动组织实施以及评价反馈等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活动要素。小学阶段重点在于启蒙职业意识,引导学生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职业活动中,通过观察、模仿及职业角色体验,初步挖掘职业兴趣,启蒙职业意识。初中阶段重点在于提升职业认知,引导学生在适切的职业体验中认知自我、职业、劳动、社会等,进一步明确职业意向,促进形成正确的职业观。高中阶段重点在于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引导学生在相对丰富的职业体验中,培养职业兴趣,强化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  (四)培养培训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教师。支持各地、各学校依托职业体验中心,建设一批具有参与开展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鼓励跨专业、跨学校、跨区域联合建设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教师队伍。鼓励职业学校聘请具有相关职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兼职教师。各地、各学校应建立健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参与、基于不同专业类别和职业体验方向的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提升教师开展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的专业能力。各地、各学校应保障参与职业启蒙与职业体验教育的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教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教师同等对待。  (五)建立完善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评价制度。各地、各职业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积极开发适合本地实际的中小学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课程、项目、资源和活动,探索构建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教师的建设标准。各职业学校要积极与中小学开展合作,结合不同学段特点和不同职业体验方向,与中小学协同探索将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参与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健全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评价制度,常态化开展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做好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快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发展。各职业学校要提高思想认识,认真组织、加强研究,积极与中小学、行业企业、社会各界开展合作,持续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影响力。  (二)加大支持指导。各地要认真组织、指导本地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实施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省教育厅指导全省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工作,督促各地履行职责,推进全省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  (三)强化宣传引导。各地、各职业学校、各中小学校要通过组织“职业教育活动周”“大国工匠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开展职业启蒙和职业体验教育宣传,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

陕西省校园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办公室部署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2024年4月24日,陕西省校园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先后召开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中小学学生欺凌治理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会议、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省校安委办主任、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何玉麒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公安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省检察院、省教育厅相关负责同志作工作安排。  会议传达省委、省政府领导关于校园安全的指示批示精神、教育部和省校安委工作会议精神,通报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以来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情况,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对做好近期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提出要求。  会议要求,省校安委成员单位要牢记国之大者、政治站位再提高,有效落实责任、部门协同再加强,通畅信息联动、步调协同再加力,统筹好“行业监管”和“业务主管”的关系,密切协同、齐抓共管,持续巩固发展师生安宁、校园安全、社会安定的良好局面。  会议强调,各地各学校要坚决扛起校园安全稳定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校园安全工作的专业性、教育治理的系统性、校园安全工作的协同性、责任追究的有效性,开展好校园暴力与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消防安全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统筹抓好政治安全、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学生防溺水、交通安全、反恐怖、反电信诈骗、燃气安全、实验室安全等重点工作,防范化解校园安全稳定风险隐患,做好信访、保密、信息报送、值班值守等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努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省校安委20个组成单位负责同志、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各高校和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一行调研昆明市基础教育工作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4日上午,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在参加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期间调研了昆明市基础教育工作,实地走访调研昆明市第一中学、五华区龙翔小学和昆明市金殿中学。  王嘉毅对云南省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教师“省管校用”帮扶机制、实施省级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  王嘉毅要求,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开足开好体育课程,结合云南实际,大力开展足球、篮球等体育比赛。要树牢安全底线,加强校门口安全防范第一关的管理,严格把关食品安全。要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要加强专门学校建设,依法规范招生和入学程序,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强化经费保障。  云南省教育厅、昆明市人民政府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学术活动成功举办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15-16日,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学术活动顺利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军教授,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丽霞,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鸿飞,福建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琛等出席活动并作报告。本次活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管理工作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刘克新,贵州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贵州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秘书长姚丽华,浙江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副处长、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工作分会副理事长孙健主持。李楠致辞  李楠表示,高校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建设与发展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他从实、验、室三个字出发提出了三点认识:一是“室”,安全的、标准化的场所是实验室的建设的基础,要合理配置空间;二是“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主业,要聚焦科研和人才培养任务,优化仪器装备、聚焦科研任务,提升实验室成果质量;三是“实”,要加强科研成果的产出与转化应用,要在组织机构、人员队伍、运行经费、管理制度等方面充分建设。陈军作报告  陈军作题为“加快高校实验室建设,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题报告。他强调了实验室建设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性。新质生产力是依托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生产力,对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他以南开大学为例,分享了通过实验室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平台支撑,培养卓越人才的经验,包括积极布局新兴交叉学科实验室,提升科研装备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安全规范管理,实现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这些举措为南开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其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王丽霞作报告  王丽霞围绕“综合性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作报告。她表示,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实验室作为综合性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承载着越来越多的重要任务。由于实验室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还介绍了华侨大学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李鸿飞作报告  李鸿飞从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出发,探讨了数智时代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劳动者和新质人才的关键特征和能力需求,并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重点理清新质生产力与数智能力渗透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育的内在逻辑关系。吴琛作报告  吴琛主要讨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一是从行业、企业、教师和学生等多个视角探讨了数字化能力的要求,二是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六大核心,三是通过典型案例展示了福建理工大学的改革探索。熊宏齐作报告何邦进作报告张三军作报告刘克新主持孙健主持  东南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处长熊宏齐教授强调推进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化建设的紧迫性,并提出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化建设应注重六个平衡。同时,他还介绍了虚实融合专业在线实验室建设方案,包括核心资源、资源应用、教学研讨等功能模块,系统阐述了虚实融合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化标准化建设的思路、方案和实施路径。  浙江理工大学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何邦进以浙江理工大学为例,分享了他们积极探索如何使仪器保险在投保渠道和险种上多样化、定损上科学化、理赔上便捷化,推动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精细化管理。  华东师范大学实验室与装备处副处长张三军阐述了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硬件保障。他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分享经验,通过硬件条件建设、软件环境建设、管理机制建设等多方面入手,逐步完善学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支撑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学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高校实验室既是教育教学、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更是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新质生产力能够在产业上“落地生根”的源头。本次活动旨在深入探讨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活动现场问题讨论热烈,取得了广泛共识。作为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学术活动之一,本次学术活动以“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为主题展开讨论,近1200余人齐聚福州。

高校教务处长交流活动在福州举办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16日,高校教务处长交流活动在福州成功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书记孙维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出席并致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张大良,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大学教学》主编韩筠,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陈丽,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青、优青项目获得者聂少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马陆亭,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慧锋、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原党委书记王钧铭、无锡学院副校长曹广喜等专家出席活动。开幕式由淮阴工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郑锋主持。孙维杰致辞  孙维杰在致辞中指出,教务处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管理部门,在高校教学核心领域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岗位重要。他就高质量做好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服务教育强国战略,办好一流本科教育;第二,坚守教育教学规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三,加强数字教育赋能,推进教学改革创新;第四,深化融通、融合、融汇,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武世兴致辞  武世兴在致辞中指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系列讲话精神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做好2024年教育教学工作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第一,强抓课程思政建设;第二,做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第三,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第四,抓好教学要素建设;第五,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他强调,各高校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发挥好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的力量。韩筠作报告  韩筠以“人工智能趋势下高等教育的教学创新”为题,从数字化时代教育教学的新变革、人工智能趋势为教育教学提供新动力、“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思考三个方面展示了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学创新的广阔前景。陈丽作报告  陈丽以“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为题,结合过去五年的项目研究成果,为高校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及解决方案。聂少平作报告  聂少平以“赋能未来:大学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创新与作为”为题,从探索创新新范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深化评价改革三个方面详细分享了南昌大学在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具体实践。马陆亭作报告  马陆亭以“强国建设中的高校高质量发展”为题,围绕时代逻辑与教育逻辑、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体系、高等学校的创新发展、由跟踪模式向创新模式转变四个方面,为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王慧锋作报告  王慧锋以“数智赋能 提质增效 打造现代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题,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在数智化质保体系建设中的具体实践。郑锋主持活动  交流活动围绕“教务管理数字化转型”与“数字赋能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两个主题分别进行,邀请王钧铭、曹广喜、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贺小飞、西南石油大学教务处处长廖柯熹、厦门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成、吉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徐昊、华侨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陈勇、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郑小博、中原工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杨德仕等高校分管教学校领导或教务处长作精彩分享,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智慧教学产品总监俞京华、教学产品总监高杰麟作企业分享与交流。  作为第61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的交流活动之一,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国药励展承办,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本次高校教务处长交流活动对引导学校抓住教育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机遇,切实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综合处处长高巍巍,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执行主任赵锋、副主任刘好汉等领导出席活动。来自全国高校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长、副处长等教学管理人员300余位代表参加。

怀进鹏访问马来西亚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5日至26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率团访问马来西亚。在马期间,怀进鹏分别会见马来西亚副总理扎希德及教育部部长法丽娜、高等教育部部长赞比里,访问马来亚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见证两国高校及有关机构签署共建中马科技创新研究院、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开展中文教育等合作协议,并出席2024年中马青年创新大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马来西亚分赛区)暨“春晖杯”大赛马来西亚分赛区启动仪式。  今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暨“中马友好年”。此访旨在落实中马两国领导人共识,全面提升中马两国教育合作水平。双方就推动两国职业教育、联合科研、数字教育等方面合作及青少年交流进行深入探讨,达成系列共识。双方期待共同推动高水平教育合作,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马命运共同体建设。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欧阳玉靖等参加相关活动。

教育部:深入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起底式大排查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4月26日,教育部会同公安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等部门召开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视频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析研判当前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形势,部署做好今年安全工作,尽最大努力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件发生。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总督学王嘉毅和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王志忠,国家消防救援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宋树欣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来,充分认清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面临的风险挑战,积极采取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举措,织密织牢校园安全防线。  会议强调,各地要聚焦关键环节,全面深化安全工作重点领域治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实施心理健康专项行动,筑牢健康第一理念。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双减”工作。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预警机制,加强医校协同。分层分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宣传科普,营造“人人关注心理,人人注重健康”的良好氛围。  二是深入实施学生欺凌防治专项行动,形成长效治理机制。对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一次“起底式”大排查。面向师生、家长定期开展法治教育、防治学生欺凌专题教育培训。强化教育惩戒举措,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三是深入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提升安全防范能力。以农村学校和寄宿制学校为重点,持续强化安防建设。会同住建、消防等部门,对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进行全面排查整治。配合相关部门,完善“护学岗”机制,严格落实“高峰勤务”制度,加强校园周边经营场所规范整治,协同化解涉校涉生矛盾纠纷,全面加强校园周边治理。  四是深入实施防溺水专项行动,持续巩固治理成效。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高频次、全覆盖开展预防溺水教育。充分发挥防溺水联防联控机制和河湖长机制作用,强化水域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面向中小学生广泛开展游泳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提供安全、便利、规范的亲水环境。  五是深入实施交通安全提升行动,确保师生出行安全。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引导师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规范发展专用校车,因地制宜发展学生定制公交,加大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治理力度。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全面完善学校周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共同维护好校门及周边交通秩序。  会议要求,各地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统筹领导,协调解决校园安全突出问题。各地各校要切实扛起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推动安全工作清单化、流程化管理,严格落实中小学全员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校园安全联合工作机制,定期会商研判、联合排查整治、联动应急处置。完善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救助保护机制。强化家校社协同,凝聚各方合力,共同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加强主动宣传,传播安全知识,讲好安全故事。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和案例警示,引导广大学生做到知危险、会避险。强化安全工作考核,健全常态督导机制,指导学校把安全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形成工作闭环。  会议还就汛期防灾减灾和“五一”假期安全工作进行了部署。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贵州省教育厅,湖北省公安厅、浙江省宁波市公安局,安徽省消防救援总队、北京市海淀区消防救援支队作交流发言。最高法、最高检、校车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部内有关司局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级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学位法审议通过!学位条例实施以来首次全面修订 保障学位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4-26

  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学位制度是我国教育基本制度。198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确立了我国学位制度,在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学位条例已不能满足实践需求,需要修改完善。在学位条例基础上制定学位法,是自1981年1月1日学位条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全面修订,是学位工作和教育法治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学位法共7章45条,全面总结了学位条例实施以来学位工作改革发展的成果和经验,有针对性地破解学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系统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学位法律制度。  一是强调学位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学位工作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二是在坚持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基础上,明确学位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等类型,把实践探索的专业学位写入法律,并为未来探索新的学位类型留下制度空间。同时,在学位授予条件中,区别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明确不同的要求。  三是完善学位工作体制,规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级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设置及职责,明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设立办事机构,明确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学位管理有关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学位管理有关工作。  四是明确学位授予资格取得的条件和审批的主体、程序,并规定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自主审核制度,扩大学位授予单位自主权。同时,强调国家的宏观调控,授权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相关学科授予点的设置、布局和学位授予另行规定条件和程序,突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导向。  五是规定学位授予的条件和程序,授权学位授予单位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制定本单位学位授予具体标准。强调学位授予单位制定学位授予具体标准时应当坚持科学的评价导向并充分听取相关方面意见。在附则中对境外个人申请学位、学位授予单位在境外授予学位、境外教育机构在境内授予学位等作了相应规定。  六是构建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突出学位授予单位全过程质量管理,明确研究生导师的条件、职责和对研究生的要求。加强外部监督,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学位委员会对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点进行质量评估的职责。明确法律责任,对不能保证所授学位质量的,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撤销相应的学位授予资格;学位申请人、学位获得者有学术不端等情形的,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同时,规定学术复核、学位复核等争议解决机制和权益救济途径。  下一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将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位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以法律实施的成效推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促进创新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教育,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3-09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道,教民为要。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在教育扶贫写就历史奇迹之后,教育如何进一步实现“富口袋”,又将如何实现“富脑袋”?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如何让教育更好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言献策。  教育,斩断穷根富口袋  从云南大山到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漆项目冠军的领奖台,从家庭拮据的农村小伙到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教练,是技能为杨金龙铺就了成长成才的阶梯。  “职业教育改变了我的命运和生活。”全国人大代表、杭州技师学院教师杨金龙不仅亲身经历,也看到同乡、学生“学好一门技术,找到好工作,过上更好的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每年都要到天津大学定点帮扶的甘肃宕昌县,为当地带去培训资源和先进技术。聚焦人才培育,天津大学为宕昌县党政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等提供远程教育培训,累计培训1.8万余人次。聚焦产业发展,学校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絮凝剂精准投加技术和“振兴号”农村饮用水净化系统,让乡村居民喝上了“放心水”;研发“菌菇渣+鸡粪联合发酵技术”“EM菌扩繁技术”,不仅守护了宕昌绿水青山,还实现了产业升级。  “教育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是产业迭代升级和社会财富积累的‘加速器’。”杨贤金说。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德才也有相似的帮扶经历。“教育助力脱贫、促进富裕,已经在学理和现实中被反复研究并证明了。”他表示,就个体而言,教育赋能个人职业发展,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就阶层而言,教育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畅通社会上升通道,有效防止阶层固化。就社会而言,教育推动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要实现共同富裕,教育必须也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202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58万辆,其中常州生产68万辆,每14辆就有1辆产自常州。这份新能源领域的耀眼成绩,是这座新晋的“万亿之城”的底气。  在杨德才看来,常州的发展是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证明,而科技创新必须以人才为支持。“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发展需求,要防止新脱贫群体返贫、缩小收入差距、改善就业形势,这需要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赋能。”杨德才说。  “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10.93年,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有2.4亿人。随着人才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接下来更要实现质的提升,真正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杨德才说。  “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依靠教育。”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表示,“建设教育强国直接关系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只有劳动者综合素质提升,才能更好地实现新质生产力的落地,推进共同富裕。”  教育,人人出彩富脑袋  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作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体两面,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许多代表委员关注到,物质生活富裕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根基,而精神生活富裕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这种精神动力,根植于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沃土中。  从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到大力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从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到各学段、各学科教材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修订工作全面完成……代表委员们在过去几年思政教育发生的变化中有一致的感受: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融入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教育内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当下,坚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尤为重要。”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张政文表示,学校应充分发挥凝心铸魂、立德树人的重要功能,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等,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精神支撑。  这种精神动力,来源于人人出彩、各展其长的教育舞台上。  对于杨金龙来说,无论是参加比赛还是走入职业教育领域,他最大的收获是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所带来的自豪感、成就感。“备赛的一年里几乎没有休假,高强度的训练也让我浑身疼痛难耐,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杨金龙说,是职业教育教给了他什么是工匠精神,自己逐渐感到了作为一名技术工人的自豪。  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表示:“首先,教育可以最大化激发每个人的潜能,让人人都能拥有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其次,教育给每个人发现自己优势特长的机会,当我们提供‘五育’并举的教育资源时,每个人都可以去尝试、去体验、去发现,从而找到自己最适合的社会角色,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种精神动力,体现在丰富多彩、滋养心灵的教育实践中。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丁建宁认为,教育可以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的包容性和凝聚力,使社会更加和谐。教育还可以培养、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励人们追求卓越。“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国民群体,精神丰富、文明程度高,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表现。”丁建宁说。  教育,促进区域更平衡  更加平衡,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加富裕和更加平衡,造就更大规模和更高比例的中等收入群体。在代表委员们看来,要打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还是要靠教育。  在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重庆市丰都县,常年有26.5万人在外务工,因没有名校,很多孩子从小离乡求学,生源外流现象非常严重。2022年,重庆谢家湾学校与丰都县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丰都幸福小学,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全方位地输出了谢家湾学校的课程、管理和教育教学理念,家长及社会各界满意率达100%,丰都县教育的民调满意度在重庆市提升了26个位次,人口流失率降低了70%。”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告诉记者。  教育是满足老百姓基本需要的民生工程,更是一座城市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的关键要素。  “当前,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不平衡依然是国家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在余淼杰看来,通过教育共富能够提高更广大劳动者素质,有助于劳动者到不同地区就业、创业,从而推动各区域均衡发展。  从经济学视角出发,余淼杰看到,教育共富与人的发展、地方发展之间相互作用。“我国已有4亿多人口属于中等收入群体,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时,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也将明显扩大,达到8亿人左右。”余淼杰说,“如果有4亿人口进入中等收入群体,意味着国家GDP总量快速增长,也将有利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  丁建宁表示,当前教育资源仍存在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不平衡等现象,要更加注重教育公平,在不断拓展教育公平“广度”的基础上,深化教育公平的“深度”,从点上深入推进教育精准帮扶,建立健全精准资助长效机制,着力推进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建设。要鼓励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多元技能和综合素养,促进不同群体的共同发展,促进社会包容性发展,为构建更加平衡的共同富裕的社会奠定基础。(本报记者 林焕新 董鲁皖龙)

教育部:构建学段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3-09

  在3月9日下午举行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到,要把科技工作者、科学家请进校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方法,同时通过实践教育和培养,更好地激发中小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力。  怀进鹏说,要加强在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进一步构建学段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

教育部部长: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60% 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3-09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提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2023年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60%,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  怀进鹏指出,我们正处于人口红利加速向人才红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建成教育强国,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需要在拔尖创新人才上、自主培养的能力上发力。这也是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一招、破题之举。

教育部部长: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支持 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3-09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记者会,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就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  怀进鹏指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通过教育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牵引源头创新的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拔尖人才,也需要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既需要科学家,还需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以及大批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怀进鹏提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去年年底超过了60%,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我们正处于人口红利加速转向人才红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要从发现、选拔、培养和评价全过程中来理解和推进。要在不同学段中实现全过程的人才培养,因此要从打牢基础做起,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通过在基础教育中推进探究实践的科学教育,把科技工作者、科学家请进校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方法。同时,通过实践的教育和培养,来更好激发中小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要加强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构建学段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  怀进鹏表示,要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将科技发展趋势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优化设置学科专业,更好地深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和人才评价机制的优化,不断激发人才发展创新的潜质。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中,将推动高校分类特色发展,建立分类评价机制。鼓励高校各展其优势特色,发挥其人才培养的优势,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急需的人才,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加强人才培养。围绕国家重点布局,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特别是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通过多方协作来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会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就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坚守一条,要不断地下硬功夫、笨功夫,不走捷径、不取巧,愿意啃硬骨头,坚持人才长期培养的目标。同时,布局区域技术创新中心,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牵引,特别提倡“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在实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既是民生,更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我们有信心,将会坚定不移地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让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涌现出来,为培养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支撑和先导力量。

教育部:保障学生充足课间活动时间,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问题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3-09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记者会,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优质教材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大力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和充足的课间活动,注重劳动习惯养成,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着力解决小眼镜、小胖墩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加快实现校内减负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教育部部长:持续巩固提高教师地位 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3-09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记者会,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依靠有爱的温度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继续加强“国培计划”,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大力实施“国优计划”,通过“双一流”大学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持续巩固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成长为有情怀、有水平、有温度的好老师、大先生,用自己的行为示范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孩子们在学校能够感受到更美好的成长陪伴。教育强国建设,教师队伍是其中必答之题,要不断厚植尊师重教的社会文化,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教育部: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3-09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记者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疾控局四位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到:未来将致力于培养一大批具备数字素养的教师,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来研究它的有效性、适应性,让青年一代更加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同时,会加强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提升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加快平台建设。

2024国考分数线公布

[中国教育在线] 2024-01-14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公布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公布,考生可于即日起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4)查询。  今年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时,既考虑到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又兼顾了不同类别、不同层级机关招考职位对公务员能力的不同要求,同时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予以一定的政策倾斜。其中,中央机关和省级(含副省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合格分数线为:总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科目成绩合计,下同)105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60分;市(地)级和县(区)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职位,行政执法类职位合格分数线为:总分95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50分;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5个省区市)的市(地)级、县(区)级直属机构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职位,非通用语职位,以及特殊专业职位合格分数线为:总分90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45分。此外,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职位、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职位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统一组织了专业科目笔试,专业科目笔试合格分数线为:45分。  各职位进入面试的人员名单将根据规定的面试比例,按照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确定,面向社会统一公布。面试工作由各招录机关具体实施。面试前,将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发布面试公告。对于笔试合格人数与拟录用人数之比未达到规定面试比例的部分职位,国家公务员局将组织公开调剂,后续还将针对出现人员空缺的职位,面向社会统一进行补充录用。  本次笔试广大考生认真遵守考试纪律,总体考试秩序良好。对于违规违纪人员,有关部门依照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录用有关规定,作出了考试成绩为零分、取消考试资格、限制报考等处理,严肃考风考纪、确保公平公正。

陕西省“四个坚持”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陕西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在落实责任、拓宽渠道、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上下功夫、出实招、求实效,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高位推动,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由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任正副组长,15个省级部门组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明确任务分工,统筹抓好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召开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会议等,压紧压实工作责任。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将促进就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召开就业专题推进会、调度会、座谈会等,详细了解高校就业工作情况,分析研判形势,研究具体举措。成立6个调研工作组,通过深入高校召开座谈会,访谈二级学院负责人、辅导员和毕业生代表,查看就业资料等方式,聚焦具体问题开展调研,摸清底数,压茬推进就业工作。以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评审工作为契机,考核各高校就业工作“四到位”情况,着力保障“机构到位、场地到位、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动员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毕业生就业大局稳定。  坚持拓宽渠道,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充分利用高校优质就业资源,打造“一校带动多校联合举办行业性、区域性、联盟性招聘活动”模式,开展“春季攻坚”“万企进校园”“百日冲刺”等系列促就业活动,着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岗位资源。持续扩大招聘规模,举办大型校园招聘、小型专场宣讲、网络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1.5万余场,为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537万余条。深入实施“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组织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深入企业进行访谈交流,拓展就业岗位。开展校地校企对接活动,与省内外多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联合培养模式,定期开展互访交流活动,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学校全员深度参与、校企合作全面深化、供需对接协调配套的良好就业环境,努力为毕业生开拓更多就业创业岗位和机会。2023年全省高校走访企业1.55万家,同比增加0.67万家,开发就业岗位16.68万个,同比增加6.88万个。  坚持分类指导,切实做好政策宣传。编印《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服务指南》,深入宣传促就业政策,帮助毕业生了解政策、用好政策。优化实施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办法,将毕业生“在符合条件的基层单位服务满三年后一次性进行学费补偿”调整为“毕业当年即开始补偿”。举办第三届西部基层就业出征仪式,为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授旗,实施“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增强毕业生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引导和鼓励更多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23届高校毕业生西部地区就业占已就业毕业生的76.87%,其中在陕就业占68.41%。畅通大学生入伍“绿色通道”,在高校普遍建立征兵工作站,为毕业生提供征兵工作一站式指导服务,加大征兵工作宣传力度,引导和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携笔从戎、投身军营。2023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参军入伍人数同比增加1000余人。  坚持精准精细,全力帮扶困难群体。将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毕业生以及残疾毕业生等作为重点就业帮扶对象,从基本情况、学业情况、就业意向、就业进展、帮扶措施等方面摸清底数、形成台账,通过个性化辅导、组织专场招聘、优先推荐岗位、发放求职补助等方式,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助力困难学生就业。深入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开展线上线下就业能力培训,通过简历问诊、开设课程等方式,提升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全省各高校为困难群体毕业生每人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做到覆盖有广度,指导有深度,帮扶有温度。用好7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开展“宏志助航计划”低收入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培训毕业生6300余人,努力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教育部:“十四五”末,专业硕士招生规模将达到总规模的三分之二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不断健全中国特色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推动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培养,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更有力支撑。  《意见》着重提出五个方面政策举措:  一是明确整体定位。《意见》首次将“分类发展”作为整个文件的主题和中心,成体系地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发展。目标是到2027年,两类学位分类发展实现格局性变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治理体系持续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二是强调深化认识。明确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都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两类学位同等重要,培养单位应予以同等重视。两类学位具有培养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的不同定位,但都应把研究生的坚实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培养重点,专业学位也要提升创新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技能或专业能力训练。  三是优化规划布局。区分两类学位点重点布局方向,学术学位坚持高起点布局,重点布局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大力支撑原始创新;专业学位坚持需求导向,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同时具有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领域侧重布局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全面支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优化两类研究生规模结构,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四是完善培养链条。主要是强化定位、标准、招生、培养、评价、师资等环节的差异化要求。招生阶段区分两类学生招生时的重点考察方面,强调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学位招生。分类明确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师资的具体要求,学术学位应突出教育教学的理论前沿性,厚植理论基础,拓宽学术视野,强化科学方法训练以及学术素养提升,强化科教融汇协同育人;专业学位应突出教育教学的职业实践性,支持与行业产业部门共同制定体现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为专业学位设置专属课程,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文件要求,分类制订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规范、评阅标准和规则及核查办法,优化交叉学科、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评议要素,为交叉学科、专业学位单独设置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特别是提出鼓励硕士专业学位实行多元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考核方式,如专题研究类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作品创作、方案设计等。导师应分类评聘和考核,校内导师应定期到国内外访学交流或行业产业一线调研,校外导师定期参与高校教育教学,同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五是重点领域改革。以基础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作为引领示范。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把基础学科主要定位于培养学术学位博士生,开展改革试点。支持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引领,创新联合培养机制,打造工程师技术中心、完善导师选聘和考核、重构核心课程等改革措施。  《意见》还特别强调要加强组织保障,要求培养单位加强工作部署,完善政策举措和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治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强化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分类保障,鼓励具备条件的培养单位为专业学位独立设置院系或培养机构。

教育部:我国在学研究生达365万人,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12月1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  会上介绍,2022年,我国在学研究生已达365万人,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数量较10年前实现翻番。专业学位授权点总数由10年前占学位授权点总数的37.6%提升至44.2%,其中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增长3倍,对于各行各业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响应能力得到大力加强。人才培养规模上,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2.29%增至2022年的56.4%。

教育部:我国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12月19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任友群介绍,2022年,我国在学研究生已达365万人,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二,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两种类型、三级学位协调发展的体系初步建成。  任友群介绍,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实现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2022年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改变过去专业学位类别目录是学科目录附表的呈现方式,将主要知识基础相近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统筹归入相应学科门类,凸显两种类型人才培养同等重要。新版《目录》进一步丰富了专业学位类别,专业学位类别的数量由47种增加到67种,更充分、更精准地对接经济社会需求,支撑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调整。研究生教育紧密服务“四个面向”战略部署,持续完善学科专业布局。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数量较10年前实现翻番,对于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的学科支撑更加有力。专业学位授权点总数由10年前占学位授权点总数的37.6%提升至44.2%,其中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增长3倍,对于各行各业高层次专门人才需求的响应能力得到大力加强。人才培养规模上,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2.29%增至2022年的56.4%。  分类培养模式开展了积极探索。建设数理化生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构筑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母机”。建设学科交叉中心,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开辟特区。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推动实现工程师培养体系重构、能力重塑、评价重建。探索农业硕士“科技小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带动全国高校建设科技小院上千家,扎根中国大地,解民生、治学问、育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充分肯定。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四证合一”培养模式得到用人单位和研究生的广泛认同。会同行业部门成立45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覆盖全部专业学位类别,其中36个主任委员为行业部门负责人,行业委员占比达到四分之一,有力保障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教育部:研究生教育新设学科专业以专业学位类别为主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12月1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  据介绍,《意见》首次将“分类发展”作为整个文件的主题和中心,成体系地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分类发展。目标是到2027年,两类学位分类发展实现格局性变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治理体系持续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意见》明确,一级学科设置主要依据知识体系划分,宜宽不宜窄,应相对稳定。专业学位类别设置主要依据行业产业人才需求,突出精准,应相对灵活。在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中实行“并表”,统筹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设置并归入相应学科门类下,新设学科专业以专业学位类别为主。学术学位坚持高起点布局,重点布局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大力支撑原始创新。专业学位坚持需求导向,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同时具有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领域侧重布局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全面支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紧密对接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建设规划,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北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支持区域加大统筹力度,建设若干人才集聚平台,主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熊丙奇:以分类发展,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种类型同等地位、同等重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到“十四五”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我国从2010年起推进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推进学术硕士(学硕)和专业硕士(专硕)发展。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7年,我国专硕的招生规模已经超过学硕,2019年,专硕在校生规模占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已经超过60%。按照教育部制订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未来新增的硕士点和硕士招生,主要集中在专硕领域。  此次发布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要求。而落实这一《意见》,关键有二,一是坚持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同等地位、同等重要,二是必须注重两类学位在定位、标准、招生、培养、评价、师资等环节的差异化。  近两年来,我国不少高校纷纷宣布将专硕的学制延长为三年,而原因之一,是回应部分舆论对专硕学制比学硕短,导致专业硕士地位、质量不如学硕的质疑。这是值得商榷的。专硕与学硕有不同的培养定位,之所以部分舆论把专硕认为是压缩版学硕,是没有按专硕的定位,办出专硕的高质量与特色。如果不能解决专硕与学硕的不同定位问题,就是延长专硕的学制,也难以提高专硕的地位和质量。《意见》提出的分类发展要求,为下一步办好两类学位研究生教育,提高专业硕士教育的质量,指明了具体路径。  将研究生教育分为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对人才培养结构的根本性调整,而不是改一个提法那么简单。但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过程中,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并没有深刻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涵,还是按照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那一套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除了名称不同、学制不同、学费不同之外,课程、师资,以及培养模式,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并没有本质不同。这一方面影响分类培养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影响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可度。  在这种情况下,延长专业硕士学制,与学术硕士“看齐”,很可能进一步模糊这两者的差异,让两类学位教育完全趋同。《意见》的出台也就正当其时。如针对当前存在的学术学位、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要求差不多的问题,《意见》提出,分类推进学位论文评价改革。依据两类学位的知识理论创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要求和学术规范、科学伦理与职业伦理规范,分类制订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和规范、评阅标准和规则及核查办法。优化交叉学科、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评议要素(指标体系)。专业学位教指委研究编写各专业学位类别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重点考核独立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对专业学位实行多元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考核方式(专题研究类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作品创作、方案设计等),明确写作规范,建立行业产业专家参与的评审机制。支持为交叉学科、专业学位单独设置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专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邀请行业产业专家参加。  当然,《意见》只是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做出宏观指导,具体落实《意见》,需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自主权,并推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每所大学的办学定位本就不同,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就应该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些学校开展研究生教育,也就应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而具体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每个培养单位,也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应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确定本校的专业硕士教育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设置课程、建设师资、确定学制。这就需要发挥学位评定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的作用,对本校如何开展研究生教育进行论证,并监督落实,确保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马永红 马万里: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马永红河南大学副教授 马万里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建立学位制度以来,研究生教育历经40余年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形成较成熟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系。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方面,《学位条例》虽未就“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明确的表述,但自1990年以来,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并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类别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认可度逐步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但相较而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短,在一定程度上还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存在趋同现象。新时代发展格局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期。2020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更加注重分类培养,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因此,深入推动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差异。一是从发展历史来看,现代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最早的较完整的体现可追溯到1810年创办的德国柏林大学。源于高等教育保存、传输与创造高深知识的使命,柏林大学明确强调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强调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双功能,要求学生追求纯粹学术与至高真理。受社会经济发展与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意义上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美国应运而生,标志是1908年哈佛大学授予美国第一个研究生层次的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MBA)。与学术学位重高深知识、培养拔尖人才不同,专业学位更重视与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二是从知识生产模式的角度来看,学术学位的知识生产更多基于学科和大学为中心,即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Ⅰ相适应。而专业学位的知识生产则基于应用情境,具有跨学科性质且强调研究的应用价值与社会作用。这既符合知识生产模式Ⅰ对知识积累的要求,更与多元知识生产模式Ⅱ、Ⅲ、Ⅳ并存的情境相吻合。知识生产场所的实践场景、社会性、虚拟性,与主体的“弥散性”“异质性”“网络化”等特征是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主要差异所在。  但是,两者也并非二元对立的分隔关系,而是既联系又区别的两种学位类型,其关系表现为“同层异质”。“同层”即两者同属于研究生教育,都需具备研究的属性。“异质”则体现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以学术职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探索为导向,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突出(非学术)职业导向与实践能力。  我国自1990年设置MBA专业学位以来,一直注意两类学位的异同,推进分类发展。然而,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两类学位分类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因此,本次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旨在进一步厘清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内涵、方向与目标诸方面的异同,力图清晰区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体系,推动新时代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科学分类发展与特色发展。  现发布的《意见》既是对于分类发展落实情况的总结和反思,更是为适应新时代要求、打造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新路径,提供示范引领和制度创新。文件提倡要在两类学位的内涵、性质、功能和现行目标等认知上取得共识,要平等看待两类学位重要地位和价值,体现了问题导向、尊重规律、整体推进的基本原则。指出具体落实时应在知识生产全过程中体现知识探索与应用情境的不同导向,从定位、标准、过程、评价、师资等全方位考量,在结构布局、招考选拔、培养模式、评价考核、组织保障等关键环节之中实现分类发展。  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发展,要顺应时代发展,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坚持以市场需求质量为本的动态设置原则,发挥学校获取资源的能力,注重新的学位点设置与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匹配,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

严建华: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范式改革为牵引,着力推动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浙江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 严建华  浙江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勇立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潮头。随着国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实行,学校首批试点并构建完善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和管理体系,在高水平科学研究实践中培养学术型研究生,在产业实践中培养专业型研究生,实现了从单一学术学位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2016年,为了更好地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浙江大学在教育部和浙江省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国首家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实体化办学的工程师学院,并在研究生院设立了正处级的专业学位管理处,统筹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开展“破壁垒、破零散、破同质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实践,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范式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强化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差异化培养,总结凝练的《基于“工程师学院破零散、破壁垒、破同质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索实践”》成果荣获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创办实体化工程师学院,建立全新专业学位管理架构和协同机制,打破学科、院系和产教多重壁垒  作为学校直属单位的工程师学院兼负管理和培养双重职能,优化重组教育教学体系、校企校地合作职能。学院和研究生院部分领导双兼,共担全校工程专业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共推培养机制改革。学院集中优势力量、发挥平台纽带作用,全面对接国家关键领域人才布局、快速响应重点企业人才急需,每年招收工程硕博生1000余人。学院开展项目制培养示范,协调组建跨院系、跨学科、校企联合培养团队,打造面向大工程的团队式交叉培养体系;建立校企双理事长制产教协同育人机制,专门设立由学科和行业专家构成的复合交叉专业学位委员会和教指委,制定跨院系、跨学科、校企联合培养规范,实现了培养规范制订与过程实施的有机衔接与统一,促成了教学与实践培养体系的全方位重塑。  二、创建“项目制”培养模式,开展有组织、成规模、成建制全方位协同育人,打破零散培养方式  工程师学院打破单院系单学科单导师零散化培养组织模式,设立首席专家主导、重大攻关支撑的项目制团队式培养项目。面向关键领域重点产业规划培养方向,严格论证、滚动设立包括10名院士在内的战略科学家主导的30个培养项目,每年各招收一定数量跨专业研究生,定期评估需求变化和培养成效并动态调整。遴选校内导师893人、行业导师1038人组成跨专业领域校企联合高水平专家团队,与国家电网、中石油等23家大型央企和龙头企业成建制开展联合培养,组建宁波、衢州、台州三个分院面向区域产业开展项目制批量人才培养。与企业共建一体化联合培养基地和研发中试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双向赋能,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共同体。  三、重构研究生核心知识能力素养,开展契合大工程格局的课程教学与创新实训,打破学术学位局与专业学位同质化培养困  建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核心指标体系,出台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培养要求。开设工程伦理、工程管理、知识产权与标准、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夯实研究生工程知识基础;由校内和行业高水平专家共授《工程技术创新前沿》《产业技术发展前沿》等课程,拓宽研究生前沿技术视野。投入3.5亿元建设大型综合实训平台并实景接入各分院和联合培养基地实训平台场景,打造《高阶工程认知与实践》等40门实践课程,开展高阶工程创新实训,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与巴黎综合理工、荷兰埃因霍芬理工、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工程教育国际强校联合设立6个工程双学位项目、2个海外实习及交换项目,提升研究生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目前,浙江大学已入选了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试点单位,通过开展“破壁垒、破零散、破同质化”的培养模式改革,有效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关键领域重点产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端紧缺人才,并进一步推动形成了校内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各具特色、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未来,浙江大学将持续完善综合交叉的一流学科生态体系,充分发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优势,打造更加卓越的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调发展教育体系,努力在全球卓越人才培养上走在前列,成为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战略基地。

张炜:分类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实践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张 炜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建设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都具有重大意义。分类发展的关键,在于“推动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分类培养”,这既是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经验教训,也在中国具有良好的实践基础。开展国际比较有助于知己知彼、心中有数、坚定自信,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从发展演变看,专业教育在欧洲中世纪大学就已出现,但伴随德国19世纪初的大学改革,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新职能,博士研究生教育转向学术型发展,哲学博士学位(Ph. D.)逐渐成为一种通用性研究学位,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在很多国家得以确立,加快了全球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由于学术博士培养强调理论研究,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现代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在美国兴起,于1920年首设教育博士学位(Ed. D.),1930年设立工商管理博士学位(D. B. A.),1967年实施工程博士(D. E., D. Eng.或Eng. Sc. D.)教育。同时,从2011年开始,第一级专业学位(FPD)中的绝大多数并入博士学位,专业实践型(professional practice)博士的范畴逐渐明确,并与学术(research/scholarship)博士并行发展。  但是,如同当年美国传统学院嘲笑赠地高校为“牛仔大学”一样,关于专业型博士学位使得博士的学术含量贬值、质量下滑的批评不断,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还需要继续加强。同样,在中国也有观点质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水平及质量,需要将认识统一到《意见》“坚持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种类型同等地位、同等重要”的指导思想上来。  从学科分类看,美国的学术博士学位主要包括哲学博士,以及音乐艺术博士(D. M. A.)、理学博士(D. Sc.)、文学博士(D. A.)和医学博士(D. M.)等;而专业实践型博士学位,主要是原来的FPD中卫生健康和法律领域的博士学位,如背脊推拿博士(D. C.或D. C. M.)、牙科博士(D. D. S.或D. M. D.)、临床医学博士(M. D. )、眼科博士(O. D.)、骨科博士(D. O.)、药剂博士(Pharm. D.)、兽医博士(D. V. M.)、足病博士(Pod. D., D. P.或D. P. M.)、法律博士(LL. B.或J. D.)等学位。其分类方法与中国有很大不同,在进行比较研究时应注意统计口径的差异。  2022年9月,教育部公布《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在14个学科门类下将专业学位类别与一级学科并列,共有一级学科11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体现了“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的原则。总体看,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范围要比美国广,重点也有所不同,应进一步加强细分统计和分析研究。  从规模结构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21年,中国授予博士学位数量7.05万个,是美国2020-2021学年授予博士学位数的36.64%,比2012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两国间的差距不断缩小。而我国授予理工科博士的数量早已超过美国,优势还在不断扩大,相当于美国每培养3名理工科博士,中国就要培养4名。  2022年,我国专业学位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为2.46万人、68.98万人,分别是2012年的14.2倍和3.5倍。同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62.51%,比2012年提高了24.69个百分点,离《意见》提出的“十四五”末三分之二左右的目标仅差4.16个百分点,实现目标可期;而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占博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也从2012年的2.53%大幅提高到2022年的17.70%,但仍需坚持“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  从培养定位看,20世纪末,美国35%-50%的学术博士毕业生就职于非学术岗位。有学者批评一些大学的博士生教育,“在‘人’这个层面出现了极大的问题”,很少顾及培养对象的多样性需求,导致博士的实践能力低下,未能做好面对多种职业生涯的准备,学术博士的培养方式也在分化和改革。同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主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需求和定位更加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在定位、标准、招生、培养、评价、师资等环节”都有所不同,不能照抄照搬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模式和标准。  人才需求决定培养定位,专业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应有所不同。为此,《意见》明确,“学术学位依托一级学科培养并按门类授予学位,重在面向知识创新发展需要,培养具备较高学术素养、较强原创精神、扎实科研能力的学术创新型人才。专业学位按专业学位类别培养并授予学位,重在面向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系统专业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较高职业素养的实践创新型人才,”需要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认真领会和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分类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按照《意见》要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层次人才为着眼点,紧密联系自身实际,细化实施方案,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和协同创新,加快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遵循不同学科领域和研究生类型的发展规律和范式要求,突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和卓越工程师学院这两个重点,在考生选拔、培养方案、体制机制、教材建设、学位论文评价和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分类施策,凸显研究生教育的中国特色中国模式中国路径,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更有力支撑。

钟秉林: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钟秉林  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能够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去年颁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首次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录“并表”呈现,纳入到统一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最近,教育部又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  第一,同等地位、同等重要。《意见》指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种类型同等地位、同等重要”。我国于198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它标志着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走上了法治化、规范化道路,这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领域颁布的第一部法律,而当时开展的研究生教育还属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发展需求的多样化,单一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置专业学位调研工作的情况汇报》和《关于设置和试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几点意见》。1991年3月,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试点工作和进一步开展研讨工作的通知》,批准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专业学位试点工作,这标志着在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开展十年后,我国正式开启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  由于专业学位开展晚于学术学位人才培养工作十年,社会上出现了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错误看法,还有些人认为专业学位的含金量低于学术学位。这份文件再次强调了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种类型同等地位、同等重要”,强调了它们的不同仅是在人才培养类型上的不同,而本质上它们在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具有同等地位、同等重要。  第二,分类发展。从研究生招生数、在校研究生数和研究生学位授予数等指标来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生教育大国。2022年招收研究生124.25万人,其中博士生13.90万人,硕士生110.35万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近70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招收人数的63%;专业学位博士生招收2.5万,占博士研究生招收人数的18%,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和占比均创历史新高,而且博士生招收人数增速超过了硕士生招生人数。随着我国持续实施积极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政策,研究生招收人数、在校生人数和学位授予人数将持续增加,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就尤为重要。  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的分类发展涉及它们各自的分类规划、分类选拔招生、分类培养、分类建设等重要问题。其中,分类培养尤为突出。当前,各培养单位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虽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方案,对师资条件提出了不同要求,但从有关我国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异同方面的文献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文献反映出来的是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在实践中区别不大,甚至一些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几乎相同,硕士生培养如此,博士生培养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学术学位如何突出学术性基础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特点,专业学位如何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特点,《意见》给出了方向性要求和实施举措,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把文件精神落实到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招生、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课程建设、研究生中期考核、论文开题与撰写、实践能力等各个方面。  第三,分类评价。由于学术学位评价起步早,我们相对熟悉它的一套评价规则,而专业学位评价起步晚,专业学位类别与其领域之间情况又比较特殊,差异性也大。因此,当前专业学位评价更需要引起重视,在“建立专业评价标准、遴选专业学位评价专家和建立专业学位评价平台”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就建立专业评价标准而言,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需要负起建立标准的主要责任。该标准不仅包括高校申报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评价标准,更应包括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评审标准。遴选专业学位评价专家就是要遴选出能够胜任专业学位评价的专家,重视吸纳一些行业或产业导师进入到专业学位评审专家队伍。建立专业学位评价平台则应在现有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方式基础上,建立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的论文外审和抽查评审办法,开辟相应平台。

深化基础学科建设!浙江大学物理高等研究院揭牌成立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12月18日,物理前沿的机遇与挑战研讨会暨浙江大学物理高等研究院成立仪式在紫金港校区求是大讲堂举行。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讲话,校长杜江峰院士颁发聘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常务副主任董国轩致辞,并与浙江大学物理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林海青院士共同为研究院揭牌。兄弟院校代表、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马余强院士致辞。校党委副书记傅强主持会议并宣读成立文件。探索推进基础学科发展的浙大路径  浙江大学高度重视基础研究,时刻牢记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科技突破生力军的使命重任。去年12月,浙江大学谋划成立物理高等研究院,支持研究院在物理学科原有学术积累和基础上,聚力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培育战略科技领域急需的卓越人才,进一步推动物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任少波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在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以数学、物理为代表的基础学科,是科学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基石,也是突破底层核心技术的关键支撑。成立浙江大学物理高等研究院是加快基础学科发展的一项重大布局,学校将不断探索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的浙大路径。  任少波指出,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浙江大学物理学科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面向未来,希望研究院要聚焦“国之大者”,致力于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的基础研究,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和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深度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要坚持高标定位,不断巩固建强基础拔尖造峰,做强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体系,在学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要深化改革开放,以改革思维推动科研组织模式和学科范式创新,以开放思维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学术机构;要坚持求是创新,涵养追求真理、弘扬科学精神的学术文化,传承历代浙大学人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价值追求,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希望浙江大学物理高等研究院在体制机制创新上闯出一条新路。”董国轩对研究院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说,在奔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中,浙大物理学科飞速发展,保持强劲势头。新揭牌的研究院有组织推进体系化基础研究,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  创新引领变革,变革孕育未来。  马余强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既是时代所趋,也是学科发展的重大机遇。浙大物高院的成立是实现物理学科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基础学科建设的集结号令。期待浙江大学通过构建高能级的创新平台,为推动解决若干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推进物理学科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也期待更多科学家参与其中,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浙江大学的理学学脉绵延、人才辈出,涌现出了王淦昌、束星北、程开甲、李政道等一批杰出物理学家,历代学人创造了学科的辉煌。  “建设发展研究院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将全力以赴。”林海青在介绍浙江大学物理高等研究院发展构想时说,科学家们将广泛开展基础研究的国际合作,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建设世界一流的物理学科不懈努力。  未来,浙江大学物理高等研究院将从理论物理、数学物理、统计物理、生物物理、计算物理等学科方向中,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的前沿基础研究,持续产生国际影响的重要研究成果,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建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前沿基础研究机构。  成立仪式后,孙昌璞院士、杜江峰院士、Gabriel Aeppli教授、Christopher Martin教授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2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来自上级单位的老领导,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浙江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物理学科相关专业师生代表参加上述活动。仪式活动后,为期三天的学术报告盛宴将持续开展。

我国开通全球首条1.2T通路引起美国高度关注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日前,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在清华大学宣布开通。该通路连接北京-武汉-广州,总长3000多公里,实现了系统软、硬件设备的全部国产和自主可控,整体技术水平全球领先。这一通路既是清华大学承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项目的一个重大技术试验成果,又是FITI高性能主干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清华大学联合中国移动、华为公司和赛尔公司共同协作研制。  作为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国此次超高速通路的开通引发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全球5000多家媒体平台发布9000余条新闻。  在美国,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以《中国宣布建立了全球最快的互联网网络》为题发表重要专题报道。  文中表示“中国在领导人访美期间发布重大科技进展,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并强调“骨干网络是将互联网流量传输到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基础设施,可以支持来自5G和电动汽车等技术的大规模数据传输需求。这项更强大、更快速的互联网服务的推出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为需要大量带宽的基于中国的企业提供基础,同时还有助于实现更快的信息传输,提供股票交易的优势,并影响国家安全的考量。”  “尽管这个网络于今年夏季开始运行和测试,但比专家预测提前了大约两年便正式启动。”CNN报道同时也关注到了项目在开通时间上的超前性。  英国《卫报》在相关报道中指出:“世界上大多数互联网骨干网络的运行速度仅为每秒100G。甚至美国最近才完成向每秒400G的第五代互联网的过渡。北京-武汉-广州连接是中国未来互联网技术基础设施(FITI)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项目耗时10年,标志着国家级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最新版本的问世。”  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的开通,也引发了印度多家权威媒体关注。  印度影响最大的英文杂志《今日印度》(India Today)发布题为《中国开通了世界上最快的互联网,一秒钟可以传输Tiger3这样的电影150次》的报道。  文章认为,“1.2T比特互联网就像拥有一条超高速的信息高速公路,可以为每个人打开一个充满可能性的全新世界。它有可能彻底改变全球数字格局,开创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时代。”  印度综合新闻客户端 Firstpost发布题为《中国推出世界上最快的互联网》的专题报道。文章认为,“此条线路的速度是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美国和韩国的10倍,超出了全球的预期。”  文章还特别提出,“该系统的所有软件和硬件都是中国产的,展示了技术研究团队在路由器、交换机和光纤连接方面取得的进步,该团队开发了自己的超高速路由器,能够处理前所未有的数据量。”  此外,还有多国权威媒体对发布会新闻进行了转载,其中包括巴基斯坦国内具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的英文报纸 《国家报》(The Nation)、澳大利亚财经类报刊《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AFR)、新加坡历史十分悠久的英文报纸《海峡时报》(the Straits Times)、马来西亚第一个新闻网站星报在线(The Star)等。

赵长禄:交叉与协同——基于大学学科特征的组织理念思考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交叉与协同——基于大学学科特征的组织理念思考赵长禄(2023年12月10日)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交叉与协同——基于大学学科特征的组织理念思考,同时也是基于数字化、面向数字化的思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背景下,各领域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日益呈现交叉融合态势,数字化、智能化是大趋势。大学具有多样性、多学科的特征,组织开展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要适应科技与经济社会进步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好大学独特的优势。  首先,我想用一张三维坐标图把大学的内涵和基础关系展示出来:  X轴是学科方向。以大学一级学科为例,X轴是一级学科下所设的学科方向,如机械学科是一个一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就属于二级学科方向。我们加强一级学科建设,鼓励在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新的学科方向。例如,在机械设计方面,围绕加强数字化设计能力,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中就要强调数字化元素;在机械制造方面提出了智能制造,就是在传统制造学科中注入智能的元素;机械电子工程也是比较典型的二级交叉学科,这从名称就能看出来。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把新的领域、新的方向从传统学科中抽出来组建新的学科,重点还要鼓励在一级学科下多设交叉方向,在传统学科方向上多注入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元素。大学应当注重一级学科各学科方向间交叉融合,这其中的逻辑需要我们深入去挖掘。  Y轴是学科建设要素。这是一个要素体系,主要包括围绕一级学科建设平台,汇聚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水平,形成学科的文化、大学精神等。要思考如何使所有这些工作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推动该学科可持续发展。从组织行为上来讲,Y轴就是要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平台打造等,强化协同,而不是单项孤立推进。数字化、网络化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可能,比如资源配置,如果没有丰富的网络化作为基础和大量的数字化作为条件,我们就只能在受限物理空间中打造有限功能甚至单一功能的工作场景。而网络化可以使创新资源实现分布式异地协同、功能有效集中。例如以超算中心强大的计算能力作为后台,通过网络实现实时在线仿真、设计和协同设计功能,甚至把硬件和软件都混合在一个系统中,形成硬件在环仿真与协同。  我们利用X轴和Y轴就构建了一个大学内部系统,但是还不够。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提到的若干要素,就是Z轴的具体内容。一般我们在描述大学学科的时候,通过一个平面的雷达图求面积。但Z轴也非常重要,就是大学的服务面向。既是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需求的引导,也体现了在科学技术进步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态势对大学的牵引。大学和服务对象之间是一个比较强的上下游耦合、互相支撑、协同发展的关系。这样由X、Y轴构成大学系统,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开放的。在实现大学社会功能的同时,丰富和完善了大学系统,三维坐标能够更加系统地描述大学建设的体系性。  实际上大学设有多个学科(群),跨学科依然有交叉融合关系,因此大学的组织行为也是跨学科的交叉与协同。这样大学就不是孤立的面,而是一个体。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北航以工科见长,工工之间有交叉,理工、医工、文工都有交叉。真正把交叉融合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恰恰是大学的魅力所在。  基于上述,在大学组织理念上可以提炼为三个关键词:交叉(Intersection)、协同(Synergy)、合作(Collaboration)。实现这些需要聚焦若干具体方面,包括:一级学科下新兴交叉方向的凝练建设;数字化教育场景打造;数字化背景下学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重构;交叉场景的打造,交叉研究与人才培养项目的组织,交叉文化的营造;科教协同共享平台建设;内涵主导的资源配置机制;协同导向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建设与流程再造;产学研合作与国际化等等。  在办学实践中,北航建立了现代化教育教学中心,升级打造了323间智慧教室,分级分类打造了一批科教协同平台,成为教育、科技、人才开放共享的硬平台。学校成立了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面向基础前沿和新兴交叉领域打造了若干个研究中心,实现学科交叉、人才汇聚、资源集约保障和平台共享。持续拓展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拓展学科服务面向,实现兼容并包、优势互补,例如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共建“协和医班”,与中央财经大学交叉培养“计算机+金融”人才,与中国商飞共建“大飞机研究院”。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北航杭州国际校园正式启用,2023年9月迎来了首批本科学生。  一流大学是国家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战略支撑。要不断强化大学交叉融合的理念,突出协同增效的功能内涵,彰显开放合作的精神气度。同时要以制度体系和大学文化建设构建长效机制,真正推动大学的内涵、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12月10日在2023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的报告】

任友群:强调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区分定位,并不意味着要窄化研究生知识面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12月19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任友群介绍,强调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区分定位,主要是强调专业学位类别与行业需求更加精准对接,强调不同领域人才培养相应的目标任务是不一样的,但并不意味着要窄化研究生知识面,不意味着把专业学位研究生等同于一种技能型人才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具备实践方面的创新能力,应该能在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因此,只有更宽的知识面才能更好地提升创新能力,所以必须把宽厚的知识基础、多学科、多领域的广阔视野、跨领域协作和创新能力摆在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上,准确理解分类精准与知识宽厚的关系。简要讲,这是两个不一样的学位,但是又不能理解成专业学位就是降低要求,不用学那么多,学些操作型的东西就行了,不是这个意思。”任友群说。  任友群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研究生教育的分类发展也可以按照这十二个字方针积极推进。各省各单位都要做好系统分析,把握好本区域本单位的痛点、难点、堵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稳步推进现有体制机制的调整完善,而不是盲目的搞大拆大建。  “所有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一定要从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分类发展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要加强对分类发展工作的研究部署,健全单位内部覆盖机构、人员、制度、经费等全要素的治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切实把我们现在文件中所提出的一些要求举措落到实处。”任友群表示,教育部门将加强对各单位落实情况的指导和督导,督促各单位持续深化改革,打破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的障碍,切实纾解难点堵点,真正实现两类学位的分类发展。

教育部:我国博士研究生体量不断增加,到企业就业比例持续上升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12月19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针对"越来越多博士生走出象牙塔,不断到各行各业去发挥才干"的现象,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任友群表示,2023年,我国应届博士毕业生达到7.52万人。根据跟踪的就业数据,今年8月底,40%不到的还是去了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是最大的块头。与此同时,博士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现在7.52万人中已经超过了1/5,这一比例是在三年来持续上升。  “这个比例对于现在已经是发达国家的一些国家来看还是不够高。所以,未来全社会对博士人才的需求还将不断增加,对高层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加多元的要求。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在持续加强学术型博士培养的同时,应该大力加强专业型博士的培养,这是势在必行的。”任友群说。  任友群介绍,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首次在法律层面对两类学位博士的学位授予条件分别作出要求,根据提请全国人大审议的《学位法(草案)》,两类博士除均应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外,学术学位博士还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须在科学研究领域做出创新性研究。专业学位博士还须具有独立承担专业工作的能力,须在专业领域做出创新性研究。  二是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大力发展博士专业学位。2022年,发布的新版《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进一步丰富了专业学位类别,设立了气象、文物等博士级别的专业学位,将法律、应用心理、出版、风景园林、公共卫生一批专业学位类别也调整到了博士层次,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数量比旧版大大增加,增加了177%。  三是扩大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规模。在博士生招生计划分配上,持续加大对专业学位的支持投放力度。2022年,专业学位博士的招生数量比五年前增加了8倍。  任友群表示,下一步,教育部持续优化学科的专业布局,强化两类学位在定位、标准、招生、培养、评价、师资等环节的差异化要求,强化分类审核与评价,深化全链条的改革,积极推进博士生教育体系和科研体系、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时也正在研制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门文件,将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改革作出更加系统的部署,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形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战略性支撑。

甘肃省教育厅:积石山县寄宿制学校学生已全部有序疏散并妥善安置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12月19日凌晨,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要求及时妥善安置受灾学校师生。甘肃省教育厅立即作出应急响应,成立工作专班值班调度,指导临夏州教育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督促其他市州教育局及当地高校全面开展摸排和应对处置工作。  19日凌晨3点,由甘肃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带队的工作组到达积石山县,立即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详细了解当地学校师生避险、安全转移及校舍受损情况,现场指导当地教育系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组深入位于震中的刘集乡学校、大河家中学、石塬乡肖红坪小学,一线指挥调度学校抗震救灾工作,并走访慰问学生家庭。积石山县寄宿制学校学生已全部有序疏散并妥善安置。  凌晨5点10分,工作组在积石山县教育局召开线上调度会,成立一线指挥部,下设5个抗震救灾工作组。其中3个摸排组分别赴受灾程度最重的3个乡镇摸排了解师生受灾情况、学生家庭受损情况,核查登记学校灾损情况;1个机动组摸排积石山县其他乡镇学校受灾情况;1个数据统计和信息工作组,负责归口汇总当地教育系统灾损数据,及时做好灾情信息报告等工作。  目前,临夏州、积石山县已组织专门力量对辖区学校进行全面摸排。积石山县摸排学校243所,学生4.8万余名;临夏州摸排学校2048所、学生49.8万余名。

“推进高校信息数智化转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第九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术年会在陕举办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12月16日,以“推进高校信息数智化转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第九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3年学术年会在陕举办。近200名会员代表以及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会议。  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理事会会长秦惠民教授以及会议承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李磊副校长、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李森教授分别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李磊致辞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李森教授致辞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理事会会长秦惠民教授致辞  秦惠民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正在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本次大会的主题就是聚焦高校信息数智化转型,积极发挥学会作为学术社团和第三方智库的作用,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主任陈鹏教授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主任陈鹏教授主持。  大会开幕式后,分别召开了换届选举大会和2023年学术年会。  PART/1 第九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在换届选举大会上,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秦惠民教授就本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工作,向会员代表大会做工作报告;周详秘书长向大会做了研究会财务工作报告和研究会章程修改报告。两项报告经大会审议通过后,根据教育部、民政部批准的换届选举程序,大会选举产生了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  在随后召开的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选举产生了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常务理事会,选举产生了第九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总顾问和学术委员会。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理事会会长秦惠民教授发表讲话  新当选的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会长秦惠民教授向会员代表大会发表讲话,表示将和各位副会长以及新一届理事会一道,坚持与时俱进,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谋划好学会进一步的发展思路、发展策略和发展步骤,使学会工作更上一层楼,争取更大的进步和成绩。  接着举行了研究会总顾问和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书颁发仪式。  PART/2 学术论坛  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2023年学术论坛分别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李森教授、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周详秘书长、陕西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中心主任祁占勇教授主持。  论坛邀请了7名专家学者做主旨报告。主旨报告一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总顾问瞿振元教授以“高等教育研究:从中国故事、中国经验到中国高等教育知识体系”为主题,阐释了对中国高等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深入思考。主旨报告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教授,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大学使命”为主题,提出创业型大学建设是高等教育以高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重要路径之一,强调高等教育要关注大学能力。主旨报告三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教授,以“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变革与创新”为主题,阐释了数智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新挑战、新思想与新成果,并强调数智时代是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的驱动力,数智赋能研究生教育变革与创新,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主旨报告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教授,以“数字智能时代的教育文化变迁”为主题,提出要重新理解教育文化,我们的教育还没有做好应对数字智能时代的准备,智能时代要以批判性思维重新思考“教育”。主旨报告五  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副会长兼院校战略与规划研究分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兼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周光礼教授,以“高等教育强国指数构建”为主题,阐释了高等教育强国的概念框架、指数建构以及评价结果。主旨报告六  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副会长兼数字化教育与教育数字化服务研究分会筹备组组长、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以“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挑战”为主题,对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新挑战进行了探讨。主旨报告七  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副会长兼职业高等学校研究分会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立法研究基地主任陈鹏教授,以“数字化进程中学校治理的法律困境与路径选择”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数字化进程中学校治理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数字化进程中学校治理的法律困境及相关问题。  在学术论坛闭幕式上,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副会长陈鹏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他指出,本次年会紧紧围绕“推进高校信息数智化转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主题,深入研讨,广泛交流,提出了新的思想和观点,也分享了新的实践和经验,内容涉及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人工智能赋能等众多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服务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强国建设凝聚了新共识、增添了新动力、扩大了新影响。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第九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合影

教育部:积极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等灾害,全力确保研考顺利举行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2-19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等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近日,教育部开展专项工作部署,要求各地教育部门积极防范应对,全力确保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顺利举行。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考试机构要密切联系当地气象、地震部门,加强对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预报预警和地震预警,坚持把广大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细化防范举措,做好充足准备,尽最大可能减少对考场组织、考生赴考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强化考点考场风险隐患排查,确保考点考场基础设施正常运行,防止极端天气、震后次生灾害造成断水、断电、断气、断热等情况。要优化考生服务保障,引导考生错峰、快速进入考点,有条件的考点可设置室内候考区,为考生提供更多便利服务。  教育部提醒广大研考考生,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极端天气提前规划赴考行程,同时做好自身防寒保暖,防范冬季呼吸道流行疾病,确保良好的身心状态。

杨维东:高校筹资不能脱离大学基座,应全方位服务于大学高质量发展大局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1-12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方位展现教育系统面向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回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重大命题,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的指导下,中国教育在线推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走好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教育强国建设’系列访谈”活动,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近日,华北电力大学教育基金研究中心主任杨维东接受了中国教育在线的专访,就高校基金会的定位和发展,以及高校基金会如何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分享了他的观察和思考。  杨维东,管理学博士,华北电力大学副教授,教育基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秘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教师学院公益慈善中心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捐赠、大学资源拓展、大学筹资、高校基金会治理等。服务于学校发展,是高校基金会安身立命的根本  中国教育在线:杨教授好,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注入高等教育事业,高校基金会在高校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观点认为,大学基金会不仅肩负着为大学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的使命,也承担着传承公益精神,助力社会慈善事业的责任。您是如何看待高校基金会的定位和职能的?  杨维东:高校基金会最主要的定位与职能就是服务于所在学校的发展,这是高校基金会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首先,我要回应一下你刚才提到的社会上的一些观点,就是认为“高校基金会应该走出高校,发挥更大的社会公益作用”,这样说虽然没有问题,但从高校基金会的组织特征来看,其首要职能应该是服务于高校高质量发展,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做一些社会层面的公益活动,这大多也是通过高校履行社会责任渠道开展的,我想这或是高校基金会不同于其他公益组织的一个根本原因。虽然名称前只有短短的“高校”两个字,但这就决定了“高校基金会”在骨子当中有着难以磨灭的高校基因,它无时无刻不流淌着高校的血液,它的核心使命就是为了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充分挖掘学校优势,进行“稳妥而体面”的筹资  中国教育在线:高校基金会的发展,实际上与高校的品牌,以及高校的校友品质息息相关。无论是校友自身的影响力,还是校友对学校的反哺能力,这些都会影响高校基金会的发展。因此,在品牌和校友方面具有优势的高校基金会,相对来说就会有更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景。然而,一些自身基础和资源都比较薄弱的高校,它们的基金会发展就会比较受限,那么,对于这些高校基金会,您有什么建议?  杨维东:一所地方性高校,尤其是西部高校,其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我们不能仅从筹资与资产规模角度,盲目地将它们和东部高校,特别是那些顶尖高校去对比。  首先,从筹资角度来讲,高校基金会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呈现出波动发展态势。所谓波动发展,就是高校基金会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恒定在一条直线上,有时会往上一点,有一些上升的空间,有时又会往下一点。上升的空间受制于很多因素,比如学校主要领导对筹资的看法,比如高校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行事风格、人脉关系等等,这也造成高校筹资会形成一定的弹性。不过,这种弹性也会受到高校自身定位,品牌影响力以及它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当这几个关键因素的影响都非常正面和积极的时候,筹资曲线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峰值。  当然,高校的筹资不能脱离大学发展的基座,否则也容易出现一些风险,无论是筹资的风险还是投资的风险。所以我一直讲要进行稳妥而体面的筹资,这一点非常重要。  中国教育在线:具体如何稳妥而体面的筹资呢?因为每个高校的情况都不一样,您能不能给出一些方向性的、策略性的建议呢?  杨维东:首先,要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学校的优势。就像我们每个人去找工作的时候,要发挥自己的特长,我们总不能用自己的短板跟别人PK,对吧?比如一个财经类大学,却非要跟师范类大学在教师教育项目上PK,这就是本末倒置了。  那么,回到筹资,举个例子,我们刚才聊到的师范类大学,筹资似乎总是非常困难,为什么?因为师范类大学的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去考公、考编,当教师、当公务员。显然,从大多数学生的职业选择来看,他们很难从资金上为学校提供大额度支持。即便从内心对学校很有情感,他们或许也没有这个资金能力。这个问题不只是国内大学有,外国大学也是这样,比如我曾经到哥伦比亚大学的教师学院访学,他们也存在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就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来说,那就要看教师学院是否能够对纽约市的发展,以及整个纽约州,乃至全美的教师培育工作产生辐射性的影响。再回到我们国内,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推出了一个“强师工程”,所谓“强师工程”,就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重点为中西部地区培养教育领域的人才,从而提升当地的整体教育水平。如果高校有类似这样的具有带动能力和辐射效应的项目,那么高校拿着这个项目与潜在的捐赠人沟通,比如国企央企、社会爱心人士或者公益基金会,去寻找双方的匹配点,获得对方的信任,从而拿到捐赠和支持,从而形成“1+1>2”的效果,这种公益共创就是可持续的。所以在这里我想说的是,高校还是要结合自己独特的场景,以自己的优势去跟外界沟通、对话。  第二是挖掘校友资源。即便是刚才讲到的师范大学,他们的毕业生也并不一定全都从事教育工作,其中总会有一些校友从事具有资金优势的行业,比如金融行业或是投资行业。这就需要我们学校,尤其是我们的筹资机构,我们的基金会,提升自身专业能力,能够主动挖掘基础数据。比如,统计一下学校现在都有哪些校友在这些行业,这些校友的发展情况如何等等。  在筹资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海外大学,对校友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比如某个校友的公司什么时候上市,学校可能比这个人自己知道的都早,某个校友在富豪榜上有什么变动,学校也会第一时间掌握。据我所知,国内有几所高校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筹资的过程,是和校友建立互动关系的过程   杨维东:在筹资过程中,高校基金会可以天经地义地使用所在大学的品牌,但是最好还是有一些衍生的子品牌,比如高校的公益项目品牌或者学院品牌。比如在相对较小的筹资场景下,比如小额捐赠,可能就不适合用整个学校的品牌,这样会显得彼此距离有些遥远。  同时,在学科类筹资项目开展过程中就需要学院出面,与潜在捐赠人建立一些距离更近,同时也更有温度的连接。也就是说,筹资并不一定都是学校层面的事,学院也需要在筹资上发挥主动性。目前我国的部分头部高校,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布局和探索。他们配置了一些激励机制,推动学院形成筹资意识。而这种意识以及后续的捐赠流入,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学科的发展。  一般来说,你给一所学校去捐赠,首先你要认可这所学校,不会对学校抱有太多怨言。如果有怨言,这些怨言来自哪里?可能是教学板块、后勤板块等等。如果学校想要拿到捐赠,就要逐渐改进这些可能招来怨言的板块。当然,改进周期可能会长一些,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完成,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学校各个板块工作的不断改进,我们未来培养的学生,就会对学校产生更强烈的认同感,对学校的评价也会更加积极正面,这些反过来都会对学校的募捐工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们知道美国那些世界一流大学的捐赠筹募做得非常好,客观来说,前提就是他们的大学本身经营得好。学生从这些大学毕业,可以找到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并且拥有可观的收入,他们就有资本回馈学校,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此外,学校的各种管理与服务也都是同步的。在学校几乎没有什么短板的基础上,校友的大额捐赠或者小额捐赠,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当然,他们也有他们的问题。  中国教育在线:这是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后的一个结果,同时也能够反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杨维东:对,是这样的。所以,无论是教育强国建设还是“双一流”建设,“筹资能力”实际上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筹资回馈是一个“多因一果”的概念,就是很多种因素综合起来才能促成筹资成功这样一个积极的结果。  中国教育在线:就是说你凭什么能够拿到别人的钱,他为什么要投资给你。  杨维东:对,尤其是年轻人。你从年轻人身上掏200块钱,可能比去一个有钱人身上掏200万更难,因为年轻人可能要用这200块钱交房租,或者去买一个电动车,去换一个手机屏幕。总之,这200元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那么,这个时候,你如果想让这个年轻人给你捐赠,首先你得让他认可你,不能反感,你还要说出充分的理由来。此外,你最好还能了解他们的需求。  实际上,大学的筹资是一种关系筹资。你和捐赠人的关系到位了,他会主动说,“你看有没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或者“你看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这个时候,你可能不需要张口,筹资就可以实现了。目前,我们国家在这一点上还不太成熟,筹资还是比较难一些。除非那些跟学校有合作关系的校友,这个时候情感关系可能就会适当地让位给这种合作共赢。即便如此,关系也是一个前置条件。  其实现在国内的高校领导,尤其是“双一流”高校的领导,对如何筹资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大多已经过了不愿意张口这第一关。因为不管筹款数额高低,比如2万、5万、10万,这一层级的学校领导差不多都有过成功筹款的经历。但是如何进一步实现系统性筹资,而不仅仅是为了筹资而筹资,这可能是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曾在2019年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筹资负责人来中国,他说你如果找一个人筹款,他最后可能给你的是建议。但如果你找一个人征求建议,他最后可能给你的是捐赠。这就涉及到一个筹款策略,同样的工作,如果换一种方式做,效果可能就会截然不同。虽然你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支持,但是策略完全不一样。  这些年我一直建议在高校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上要嵌入“筹资”模块,让大家知道有哪些路径可以走,哪些路径不可以走,哪些路径可以更快的实现你想要的东西,这里面有哪些技巧,或者有哪些成功的案例可以去借鉴学习。特别是我刚才讲到的筹资风险,有哪些学校声誉方面的风险,甚至法律方面的风险需要回避,如你所知,仅在今年,高校筹资相关的舆情就不少。  中国教育在线:我们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基础很重要。所以多元化的筹款渠道也是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环。  杨维东:是的。我们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终要落在人才培养上。而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比如美国的一流大学,他们的钱主要也都用在人才培养上。比如哈佛大学每年支出50多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用于人才方面。我国的顶尖大学,这方面的资金压力也很大,特别是像西湖大学这样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他们人才培养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还有像武汉大学,这几年筹资做得非常好。前几年他们以校友为主要募捐对象专门设立了一个人才基金,主要就是用在顶尖人才培养方面,这些年这个基金募集了很多校友捐赠。此外,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武大的杰出校友都是谁,因为校友的巨额捐赠会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这其实也是大学的一个品牌营销策略。  中国教育在线:这对后面的学生会有一些影响和带动,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杨维东:对,是这样的。我再举个例子,美国有些一流大学,会把校友筹资、品牌建设和营销,甚至还有公共关系都纳入到同一个体系当中,因为他们把这些工作看作是一个高度相关的有机整体,这些大学对筹资的系统观念比我们要强。  中国教育在线:系统性地考虑问题,把所有相关因素都统筹起来,就能发挥“1+1>2”的效果了。  杨维东:是的。双一流高校基金会创新发展论坛,搭建行业观察与交流互鉴的平台  中国教育在线:现在国内一些做得比较好的高校,已经慢慢摸出了一点自己的经验,但是大部分高校对于筹资好像还是懵懵懂懂。您觉得目前国内做得比较好的高校,通过类似“双一流高校基金会创新发展论坛”这样的平台与大家交流,把经验分享给别的高校,对他们的借鉴意义大不大?另外,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相对更丰富、更成熟,是否也可以借鉴呢?  杨维东:我们先说借鉴海外这部分,我觉得借鉴的价值和作用并不是很大。我们国家的高校筹资主体是高校基金会,而美国的私立大学是没有基金会的,他们是另外的一套专业化运作体系。这倒不是主要的,外部环境和法律机制、捐赠文化、管理模式、管理团队考核模式等方方面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另外,他们的筹资历史非常悠久。哈佛大学最早在1636年就开始筹资,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才逐渐形成现在的模式。而我们的高校基金会,成立最早的才不到30年,绝大多数的基金会是近10年才成立的。再举个例子,比如美国高校的筹资团队,有一个专门的队伍叫“Research Team”,专门负责挖掘潜在捐赠人,他们可以从各种公开数据获得相关资料。但是在我国,这些资料是比较难拿到的。所以国外的很多经验我们是不可复制的。  至于国内的高校,我觉得非头部高校可以向头部高校学习,有些思路和经验是可以借鉴的。因为我们在同一个体系中,大框架是类似的。不过,借鉴过程中也需要对他们的思路和经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有利于打消学校主要领导的顾虑。比如我们想借鉴某某学校的经验,去找校领导签字或者开会讨论做决策时,能说出更多具体的、细节的东西,底气就会更足一些。  很多人都认为头部高校在筹资过程中,由于品牌和校友资源,有着天然的优势,可能不需要去做什么特别的工作,就能够吸引到捐赠资金。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他们也做了大量专业性的工作。这几年,几所头部高校的基金会管理团队,在专业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也积累了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值得其他学校学习和借鉴。  中国教育在线:那么据您了解,现在有没有一个好的平台或者是机制,能够为国内各高校基金会的交流互鉴提供支持和帮助呢?  杨维东: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下设教育基金工作研究分会,其秘书处目前设在浙江大学,他们开展了大量工作。此外,从2017年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举办了一个针对秘书长层面的“双一流”高校基金会创新发展论坛。尽管“双一流”高校在筹资能力、品牌、声誉、校友基础、资金规模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而言还相互之间存在更多借鉴的可能。目前,我国有700多所高校基金会,我觉得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先从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角度引导前五十家高校基金会先行先试,进而形成示范效应。  “双一流”高校基金会创新发展论坛迄今已经举办过五届,第一届、第二届在人民大学,第三届在复旦,第四届在暨南大学,今年第五届在重庆大学。这个论坛参会者不是特别多,大概在100人左右,大多是双一流高校基金会的主要负责人。  中国教育在线:现在很需要搭建这样的平台,把资源整合起来,大家能够交流对话,互相借鉴。头部先捋清楚了,后面就跟上了。  杨维东:对。除了筹资之外,随着资金规模的扩大,就要去考虑如何投资,如何用好这些钱是个大问题。从2019年起,我们开始针对资金规模在10亿、20亿以上的高校基金会进行专门的对话和交流。目前我国这种规模的高校基金会有十几家,他们跟其他基金会考虑问题的角度、投资的策略、产品组合的选择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要对高校基金会进行分层管理,针对不同层级的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通过这些具体的行业建设举措,希望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确实需要进行精细化的操作,明确各个层次的情况和需求,不同层级关注的焦点和解决问题的抓手各有不同。  杨维东:对,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进行分层后,大家可以针对共性问题提炼出一些观点,并通过合适的渠道影响政策的制定环节,进而解决实际操作中的一些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善政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匹配效果,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中国教育在线:是的,这样做向上可以反向推动政策的优化,向下,能够对下面的层级提供一些经验,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杨维东:是的。目前,我们主要就是做一些实务导向和应用导向的事情。比如,去年,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一起举办了一次全国高校基金会公益案例征集的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案例,每个学校都能看到其他学校是怎么做的,不仅包括筹资方式,还包括如何通过高校基金会进行人才培养和教育科研等等。案例这种形式比较鲜活,实操性强,比起简单地进行PPT分享交流,更能指导具体实践。  此外,我们每两年还会推出一份《高校基金会年度观察报告》,对高校基金会整个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观察和分析。很多高校基金会在开理事会或者是开全校筹资工作会议的时候,都会把这本书放到学校主要领导的案头,便于他们了解整个高校筹资领域的动态。目前,新的观察报告编撰工作已经启动。  中国教育在线:这相当于是有了两个维度的抓手,案例集是指导具体实践的工具书,而年度观察报告是对整个行业进行深度观察和分析的参考书。  杨维东:是的。  中国教育在线:好的,谢谢您。

杜玉波:深刻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与战略定位

[中国教育在线] 2023-11-12

深刻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与战略定位——在2023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的报告杜玉波(2023年11月11日,成都)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参加2023亚洲教育论坛年会。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来自海内外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共同围绕“教育,看见更大的世界”这个主题展开研讨,携手架起亚洲教育合作的桥梁。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向论坛年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下面,我就建设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与战略定位,谈一些认识,与大家进行交流。  “教育强国”这一概念,今天,已经从教育的价值愿景上升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关键因素,迫切需要我们辨析概念,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战略定位。  从概念提出看,“教育强国”最早可见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这个纲要的序言部分,明确提出“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应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文件中首次出现“教育强国”的概念,并与“教育大国”对应提出。自此以后,“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就成为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的美好愿望和奋斗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动员令。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这一宏伟目标随即被列入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单独列章阐述,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比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前了15年,凸显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先导和支撑引领作用。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特别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考量。  教育强国,是一个目标宏伟、内涵丰富、动态发展的过程。这个概念仅有一般性共识,而无确切标准的定义。如何理解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一般来讲,可以从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服务和教育保障等4个方面去理解。常见的定量评价指标包括:教育投入、教育覆盖率、国际学生比例、科研产出情况等,分别反映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的普及程度、教育的国际交流水平以及科研成果的产出情况。常见的定性评价指标包括:教育发展战略、教育改革成效、教育文化价值观、教育质量等,主要评估国家是否有清晰的教育战略规划和改革政策、能够传承和弘扬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让学生通过受教育获得全面的能力素养。综合来看,可将教育强国的概念初步表述为:教育强国是具有高质量教育体系、高水准教育公平,具备高能级服务国家发展能力,且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国家。  强国必先强教。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无一不在教育强国的全球方阵中力争上游、奋进前列。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和20世纪的美国先后成为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并崛起为世界强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育的领先。教育是驱动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回顾工业化以来的历史可以发现:经济起飞阶段,义务教育发挥基础作用;经济发展迈入成熟阶段,中等教育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支撑;经济发展进入创新驱动阶段,高等教育成为引领性力量。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生相伴的。在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高等教育由社会的边缘进入了社会的中心,由“象牙塔”到“社会服务站”,再到“发动机”,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新定位已经上升为“世界发展的动力之源”。当前,世界教育强国不断在培养、吸引、汇聚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开展前瞻性和颠覆性的高深研究、打造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扩大国际影响、参与国际竞争上发力和角逐。高等教育成为推动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关键性力量。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高等教育强国是教育强国的标志和显著体现。我们说哪个国家教育强,一般是说这个国家有哪些世界著名大学,这些大学培养了哪些科学家、学术大师和各界名人,这些大学产生了哪些科技重大成果和著名理论学说,对人类社会进步带来什么影响。从世界范围看,当今世界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深度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了80%。也就是说,凡是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都实现了普及化,高等教育质量有巨大飞跃,有着一批有世界贡献和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都孕育和发展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和人才高地。  与教育强国相比,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水平、服务国家贡献能力、创新引领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满意程度等方面。换句话说,就是要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能力强不强,服务和支撑国家的能级优不优,创新引领能力高不高,国际影响力大不大,人民获得感好不好。应该讲,一个高等教育强国,一定是世界各地学生向往的留学目的地,一定能够产生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先进高等教育理念。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大学,也一定是当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时能够被首先想到,当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时能够被首先想到,当制定教育国际规则标准时能够被首先想到,当讨论世界学术前沿问题时能够被首先想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以上,我就建设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与战略定位谈了一些个人的认识。希望对我们大家从国内视野中辨析教育强国的提出和由来,从国际比较中总结教育强国的普遍特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强国背景下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有所启示。  教育,看见更大的世界。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开创教育的美好未来!  预祝本次论坛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20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公布!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24

  8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关于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的通告国科金发计〔2023〕62号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接收项目申请304333项,经初审和复审后共受理303329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管理办法和专家评审意见,经自然科学基金委委务会议审批,资助面上项目20321项、重点项目751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74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2879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30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港澳)2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5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3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538项和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109项(包括外国优秀青年学者研究基金项目50项、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59项)。集中接收期间接收的其他类型项目正在评审或审批过程中。  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人员和申请人可于8月24日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查询相关申请项目评审结果。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于8月24日至25日使用report@pro.nsfc.gov.cn电子邮箱向申请人发送申请项目批准资助通知、不予资助通知以及专家评审意见。随后,将向相关依托单位寄发纸质项目资助结果通知,并附资助项目清单和不予资助项目清单。  未获资助的申请人如对不予资助决定有异议,可向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相关注意事项详见附件。  欢迎各依托单位和科研人员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附件: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予资助项目复审工作注意事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3年8月22日  附件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予资助项目复审工作注意事项  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复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详见自然科学基金委官方网站首页“政策法规”栏目)规定,申请人如对不予资助决定有异议,可向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相关注意事项如下。  一、提出复审申请  1.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接收工作自8月24日开始,9月13日16时截止。  2.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人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https://grants.nsfc.gov.cn),在线填写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表。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如有遗忘,可向本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索取。  3.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人打印1份复审申请表,确认纸质与电子复审申请表内容一致,并在纸质复审申请表上签字后,以快递方式寄送(以邮戳日期为准)相关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  二、受理复审申请  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科学部负责受理复审申请。请注意,具有《办法》第八条所列以下情形之一的复审申请将不予受理:  (一)非项目申请人提出复审申请的;  (二)提交复审申请的时间超过规定截止日期的;  (三)复审申请内容或者手续不全的;  (四)对评审专家的评审意见等学术判断有不同意见的。  对不予受理的复审申请,由科学部告知复审申请人不予受理决定和原因。  三、审查复审申请  1.自然科学基金委各科学部负责受理和审查复审申请,审查依据是《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类型项目管理办法和《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2.自然科学基金委相关科学部将在11月1日前,将复审审查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  3.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可通过信息系统随时查看本单位复审申请人复审申请的提交情况与处理结果。  非集中接收期受理项目的不予资助复审工作参照上述程序进行。

2023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顺利闭营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24

  2023年8月11日至19日,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顺利闭营。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81名学生、107名领队、教练员相聚绿茵场,其中来自西部地区学生223名。夏令营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充分激发了营员们投身足球、顽强拼搏的良好品格,全程呈现出文化引领、体教融合、交流互鉴、提升技能、增进友谊的突出特点。  本次夏令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体育和校园足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时代校园足球发展的新定位、新思路和整体要求,积极推进夏令营转型发展,从注重竞赛结果向享受竞赛过程转变、从单一赛事安排向丰富活动内容转变、从组织人员的教体结合向人才培养的体教融合转变。着力为学生打造享受足球乐趣、增长知识见识、感受足球文化、提高足球技能、树立文化自信的活动平台。  本次夏令营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热情,组织学生参观关向应纪念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现场观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队训练,近距离倾听冬奥冠军徐梦桃讲述成长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邀请国家体育总局、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有关单位专家作《从古代蹴鞠到现代足球》《与规则同行》《如何走好足球之路》等专题讲座。组织学生现场观看中超比赛,感受城市足球文化氛围,增长学生见识,开拓学生视野。抓好教学训练比赛,通过抽签重新组队,由不同地区教练员分别指导日常训练,由高水平教练员全程指导80余场比赛,通过学生自评、队友互评、专家点评,不断强化学生技战术能力。由原国家队主教练朱广沪、亚足联A级教练员讲师李春满驻营担任专家组组长,选拔组建男女代表队并巡回指导,与当地青训代表队进行友谊赛。中国女子足球国家队现役队员王霜、张琳艳通过视频寄语学生,陈巧珠等5名明星球员赴营区与学生交流互动、指导训练比赛,激励学生追逐足球梦想。  本次夏令营由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大连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承办。为促进西部地区校园足球发展,还特邀贵州毕节、四川凉山、新疆喀什等地单独组队参加。参营学生、教练员一致表示,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收获满满,对校园足球的未来充满期待。

教育部召开教育教师题材电视剧《追光的日子》交流座谈会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24

  8月21日,教育部召开教育教师题材电视剧《追光的日子》交流座谈会,全面总结教育教师题材创作和播出经验,推动更多教育教师题材文艺作品源源不断涌现,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电视剧《追光的日子》由教育部相关司局指导,讲述了一位外表放荡不羁但内心热爱教育事业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郝楠,带领一群性格迥异的高三学生克服困难、寻找自我、追求梦想的故事。该剧自6月29日在CCTV-1黄金档、优酷播出后,取得了上佳的播放成绩,口碑热度双丰收。  会议指出,《追光的日子》将宏大叙事和精细表达结合,故事情节贴近生活,贴近心理,塑造了以郝楠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时代教师形象。该剧展现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就,塑造了新时代优秀教师形象,为千千万万家庭带来更多元的教育视角和有益启示。剧中探讨了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家校关系,涉及高考、青春期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社会热点议题,对于引导和推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合力育人具有积极意义。  会议要求,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下一步,教育界与文艺界要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加强中国特色教育教师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研究,坚持以现实主义精神关照生活,以浪漫主义情怀关照现实,充分发挥文艺作品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作用,打造推动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文艺格局。  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同志,《追光的日子》主创代表、出品方代表、校长教师饰演者、基层校长教师代表作交流发言。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023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3800余人,其中强基计划录取898人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24

  8月23日,清华大学迎来2023级本科新生报到,今年清华大学共录取本科新生3800余人。  3800余名本科新生中,内地学生3500余人,来自全国31个省份1000多所中学;港澳台学生70余人;国际学生140余人,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新生男女比例略超过2∶1。少数民族学生占比约10%,包括白族、布依族、藏族、朝鲜族、傣族、侗族、仡佬族、黎族等26个少数民族。年龄最小的新生出生于2008年8月27日,该生通过丘成桐数学科学领军计划被录取至求真书院。新生中共有5对双胞胎,他们分别来自北京、辽宁、湖南、云南和河南5省。其中,来自湖南的双胞胎申泽、申致,胸怀航空报国梦,以相同的高考成绩被录取至机械、航空与动力类专业。  今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以书院制培养、理工双学士学位等方式,吸引了1.5万余人报名。经过基础能力测试、综合素质考核及身体素质测试后,圆满完成招生考核,最终共有898人被录取至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5个强基计划书院学习。  学科奥赛保送方面,在五大基础学科中,数学、物理、生物、信息学4个方向的国家集训队,均有过半学生选择清华,经过集训队选拔后,2023年代表中国出征全球学科竞赛的23名队员中,有12名队员被保送至清华大学,6名数学国家队队员中有5名被保送清华。  在专项计划方面,2023年,清华大学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录取国家专项计划及自强计划学生共461人。  冬奥冠军苏翊鸣于上午9点半左右来到学校,完成了新生报到手续。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苏翊鸣夺得中国首个单板滑雪冬奥冠军,他以优秀运动员的身份被保送至清华大学新雅学院就读。  据了解,新雅学院以通识教育为特色,学生在本科入学时不分专业,到本科高年级时再确定专业方向。

多所高校官宣:撤销或暂时停招农学相关专业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24

  调整专业是不少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向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转变需要。  裁撤专业和新增专业同样受到关注。有高校教授认为:“有些专业被撤销是因为它们明显偏离了学校的办学定位或者游离于学校主体学科群建设体系之外,从而导致其办学水平低,缺乏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近日,多所大学宣传,撤销多个农学相关专业。  河北农大拟撤销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3年8月19日,河北农业大学发布《关于我校2023年度拟增设本科专业及撤销本科专业的公示》,指出: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冀教高函〔2023〕56 号)安排,经学院申请、校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2023年我校拟申请增设食品营养与健康、行政管理2个本科专业,现将申请材料予以公示;同时,植物科学与技术、乳品工程专业已连续停招5年以上,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应予以撤销,现一并公示。  撤销原因为:  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学校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23〕56号)文件要求,拟撤销已停招生5年,市场需求量小,生源较差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乳品工程。  南京农大暂时停招3个专业  2023年8月8日,南京农业大学发布《南京农业大学关于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专业目录的预通知》,指出:我校拟将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进行调整优化,为方便各位考生提前做好准备,现将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拟修改部分公布如下图,其余专业请暂时参考2023年招生目录。  具体如下:  西南大学暂时停招农业、种业相关专业  2023年7月7日,西南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发布《关于暂停招收2024年全日制农业硕士农艺与种业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的公告》,指出:经研究决定,我院现暂停招收2024年全日制农业硕士农艺与种业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其实,在2023年这个专业基本就停招了,在西南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方案中写道:  农艺与种业专业学位无合格生源,本单位已根据生源情况做了专业招生计划调整。

九部门联合发文!倡导大学生到乡建设,鼓励引导退休教师等回乡定居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24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鼓励在外就读大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小长假、实习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引导大学生以家乡为标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立足学业关联课题和家乡建设需求,走百家、进百家、知百家,拜农民为师,和农民交朋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支持大学生发挥所长,参与村情调查、村庄规划、项目策划、建设施工、艺术设计、文化传承、产品营销等事业发展,开展健康咨询、日间照料、技术推广、教育辅导等志愿服务。支持大学生宣传推介家乡规划蓝图、优势资源、特色文化,讲好发展故事,争取高校资源,助力家乡建设。鼓励原籍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兴业、到村任职。  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  方案全文如下:“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  为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各方人士建设家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汇聚各方力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和《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指南(试行)》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靠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的城里人,往上数三代,大都来自农村,只要有机会,很多人都有回报家乡的愿望,“乡情牌”、“乡愁牌”打好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渠道疏通了,对乡村振兴将会产生很大作用;要引进一批人才,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组织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有利于畅通人才回引渠道,破除要素下乡壁垒,营造回报家乡的良好政策环境;有利于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激发社会参与意愿,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建设家乡;有利于弘扬新时代乡情文化,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集聚全社会关注乡村、支持乡村、建设乡村的强大合力。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以“家乡建设我添彩,共富共美共未来”为主题,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为主体,着力搭建建乡平台,畅通回引渠道,强化政策引导,激发内生动力,营造共同规划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浓厚氛围,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下乡,赋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协同。充分发挥县级党委一线指挥部和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突出思想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增强建设家乡的认同感、责任感、自豪感,凝聚社会共识,聚合各方力量。  坚持村为单元,情为纽带。以行政村为活动实施单元,依托村民委员会以及村民议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广泛开展思想发动,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引导各方人士自觉自愿建设家乡。  坚持义利兼顾,以义为先。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倡导在产业发展上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公益事业建设上重义轻利、舍利取义,以振兴家乡为己任,通过投工投劳、志愿服务、投资兴业、捐赠认建等多种方式参与建设。  坚持优化环境,活化资源。持续优化政策环境,稳定政策预期,活化农村土地、生态、文化等资源要素,打通回乡堵点,引导好、服务好、保护好人才、资金、技术下乡的积极性。  坚持聚焦短板,注重实效。立足村庄实际,聚焦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公益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移风易俗、扶困济弱等急难愁盼和民生实事,补齐短板弱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三)活动目标  县级普遍建立“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的工作机制,形成热爱家乡、回馈家乡、建设家乡的浓厚氛围,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社会力量投身家乡建设的渠道有效畅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推进,村容村貌持续改善,优秀文化传承创新,逐步使“我的家乡”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三、活动内容  (一)组织农民在乡建设。按照规定程序和方法,组织在村农民参与村庄建设。采取“请进来教”与“走出去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村“两委”、村民代表学习动员村民和在外老乡建设家乡的经验做法。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村庄、怎样建设村庄”,引导农民献计献策、共商共议,积极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管护等乡村建设重要事项。推进村庄微改造,组织农民参与村内入户路、“三线”整治、绿化亮化、农房改造、池塘整治、活动广场等小微项目建设。推行以工代赈、投工投劳、雇工购料、积分制、工分制等参与方式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推广“门前三包”、受益者认领、使用者协会、公益管护岗位等做法,支持村民参与农村公共设施管护。  (二)倡导大学生到乡建设。鼓励在外就读大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小长假、实习期,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引导大学生以家乡为标本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立足学业关联课题和家乡建设需求,走百家、进百家、知百家,拜农民为师,和农民交朋友,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支持大学生发挥所长,参与村情调查、村庄规划、项目策划、建设施工、艺术设计、文化传承、产品营销等事业发展,开展健康咨询、日间照料、技术推广、教育辅导等志愿服务。支持大学生宣传推介家乡规划蓝图、优势资源、特色文化,讲好发展故事,争取高校资源,助力家乡建设。鼓励原籍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创业兴业、到村任职。  (三)动员能人回乡建设。引导品行好、有能力、有影响、有声望、热衷家乡建设事业的专业人才、经济能手、文化名人、社会名流等能人,回乡参与建设。健全县、乡、村服务体系,让更多在村能人想干事、能干事、真干事、干成事,让更多在外能人想回来、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鼓励引导退休干部、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技术人员、退役军人等回乡定居,当好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聘任一批有威望、讲公道的回乡能人作为邻里矛盾调解员,积极探索“包案化解”等工作方法。支持设计下乡服务,引导爱乡村、懂农民、熟悉当地情况的设计师及团队下乡,为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开设乡村建设讲堂,帮助培养本土设计人才。探索通过岗编适度分离等多种方式,鼓励城市在职科教文卫体等工作人员定期服务家乡。鼓励在乡在外能人以资助、捐赠、引资等形式,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开展尊老敬老、关爱儿童、助学助残、帮扶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  (四)吸引农民工返乡建设。发挥返乡农民工见识广、视野宽、经验多的优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家乡建设。鼓励返乡农民工充分挖掘和利用家乡比较优势,在家乡创业发展。对政府主导的农村公益性项目,支持农民工创设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管护和运营。引导有一定技能经验的农民工在村提供家政、养老、托育、照护、维修等服务。支持技艺精湛、带动产业发展能力强、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申请认定乡村工匠。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  (五)引导企业家入乡建设。发挥企业家重乡情、善经营、乐奉献的优势,引导回乡投资兴业、举办社会事业。鼓励企业家深挖农村土地、环境、人力、产业、市场、文化等资源的多元价值和多重功能,充分利用本村闲置建设用地及附近各类园区,发展智慧农业、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引导企业家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挖掘农村人文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美丽家乡建设。引导企业家以捐资捐物、项目包建等形式,参与村内道路、供水、供气、仓储物流、公共照明、养老助残、文化体育、地名标志等设施建设和管护。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有序推进活动实施。各有关部门要统筹资源力量,强化协同配合,加强督促指导,推动活动有效开展。强化县级主体责任,县级党委、政府加强活动实施领导,细化活动实施方案,健全县级统一组织、乡级深化落实、村级具体实施的责任体系,为活动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二)坚持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科学规划村庄布局,防止“有村无民”造成浪费。健全政府组织领导、农民发挥主体作用、专业人员技术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引导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规划师、设计师、大学生、企业家等共商共议村庄建设目标定位、任务举措。提升村庄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确保村庄规划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自然资源禀赋相契合,同风土人情相协调,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一致,以村庄规划凝聚共识、汇聚人心、集聚力量。  (三)实行清单引导。鼓励以县为单位编制公布“我的家乡我建设”政策清单,明确政策措施和服务事项,优化政策和服务支撑,让建设家乡的各方人士稳得住、有期待、有保障。以村为单位编制需求清单,围绕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聚焦农民群众所急所盼,优先将群众需求强烈、短板突出、兼顾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改善的项目纳入清单,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建设重点,强化家乡建设需求牵引。  (四)加大政策支持。各地要积极支持实施“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为补充的乡村建设投入机制,推行乡村建设筹资奖补机制和“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共投机制,变传统的“政府单投”为“多方众筹”。全面落实公益性捐赠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结转扣除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用地、用水、用气、用电等要素保障方面对建设家乡项目给予支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村庄开展增减挂钩产生的节余指标,可按规定支持本地区村庄产业发展项目和公共设施建设。对符合条件的设计师、大学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企业家等,对其子女、配偶、父母等近亲属在入托入学、就业就医、养老入院等方面提供“绿色通道”。推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向乡村教师、乡村医生、驻村镇设计师倾斜,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人才加入机制。  (五)创新活动形式。发挥乡情馆、村史馆对乡情乡愁的记录作用,打造在外人士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建立乡村两级人才名录,组建乡村人才联谊会,利用重要节假日举办座谈、观摩、走访等活动。用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平台,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庆祝丰收活动,架起在村农民和在外人士交流交往的桥梁。常态化举办村庄发展大会,用好家乡群、朋友圈、贴吧、热话等新媒体“圈子”,共话村史、共商村事、共研村计,吸引在外人士回归。加强村庄历史故事、知名人物、发展变迁等村情文化的整理宣传,激发各方人士情感共鸣和家乡建设热情。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组织多方力量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六)加强宣传激励。对在乡村建设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或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服务家乡意愿强烈的在乡人才,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加强培养使用。支持行政村设立荣誉墙,营造行善、崇善、尊善氛围。鼓励各地对家乡建设贡献大的企业和个人,按规定予以项目留名支持。大力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宣传,增强在村在外人士对活动的认知度,扩大活动影响力。及时宣传“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进展成效,发布一批典型案例,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开学典礼寄语新生: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勤而行之、日有所进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24

勤而行之 日有所进——在202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清华大学校长 王希勤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3000多名同学成为清华园的新主人,美丽的园子因你们的到来增添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培养你们的亲友、老师和关心你们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3级本科生是有着特殊学习经历的一届,你们高中三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疫情中度过。居家学习的日子里,你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难,收获了成长,却也少了一些直接接触社会的机会。如今,你们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美丽的清华园,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我鼓励你们多接触实际、多了解实际,积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放飞更绚烂的梦想。  “行胜于言”是清华的校风,也是清华人“务实”特点的真实写照。“行”就是做事,就是实践,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从已有认识出发,经过思考采取行动,再从行动中总结经验,经过省思获得新的认识,进一步提升“行”的能力,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希望同学们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实干,勤而行之、日有所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三点建议。  第一,做事先有方,成事在于有准备。一个人想要把事情做好,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个“大写的人”。做人要胸怀“国之大者”,树立国家为先、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1935年本科毕业的王遵明学长面对国土沦陷、民不聊生的旧中国,意识到要免受外敌欺侮、增强国力,就必须要生产钢铁、振兴工业。于是他立志以钢铁报国,赴美学习冶金学,仅用两年半就拿下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自费到美国各大钢铁厂实习考察,为国学习先进技术。怀着“一个科学家没有理由不忠于抚育自己的祖国”的坚定信念,他于1940年毅然回国,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我国急需的钢铁铸造事业中,成功研制出球墨铸铁并将其应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被誉为“中国球墨铸铁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飞天揽月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夙愿。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组织力量研究中国月球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综合分析世界各国已有成果与未来计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经过专家的多轮反复论证,制定了“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经过近20年的奋斗,中国航天人稳扎稳打、善作善成,圆满完成了绕月探测、落月勘察、采样返回三个递进衔接的阶段性任务,使我国在探月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跑”的巨大进步。国家推进宏伟的事业要经过审慎的思考、进行长远的谋划,个人做事也要有谋划、有目标、有策略、有章法。  同学们,希望你们秉持“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在不懈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第二,做事要有恒,本事要在事上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成大事者,必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黄克智先生每天早上4点半就起床读书看文献,花大力气啃最核心、最难读的文献,一份7页纸的文献曾被他写下了36页密密麻麻的笔记。对所读文献中的每一个公式,他都亲自推导,力求理解透彻,确保准确无误。这些习惯他一坚持就是数十年。正是这种厚积薄发才使他破解了压力容器工程设计的世界难题,取得了一系列举世公认的学术成果。“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只有从当下做起、从点滴做起,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  做事不仅要不避于细,而且要不畏于难。唯有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才能练就过硬本领、实现青春梦想。7年前,一群清华本科生发起了极富挑战性的“天格计划”,希望通过自行研制并发射纳卫星科学载荷探测宇宙中的伽马射线暴现象。然而,圆梦之旅却困难重重。他们曾被专家质疑“卫星是国家层面的事,你们本科生做得了吗?”也曾在首颗载荷交付发射之际烧坏了电路,几乎功亏一篑。但他们不轻言放弃,连续两天不眠不休合力完成抢修,如期实现发射。凭着这种百折不回头的恒心和意志,清华“天格计划”团队成员已将5颗卫星载荷送入太空并取得科学成果,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追光少年”。  同学们,希望你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惧挑战、勇往直前,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  第三,做事须省思,万事要求所以然。省思是“行”的延续与升华,是对经验的提炼、对规律的把握、对认识的深化。省思的过程往往需要解放思想、打破成见,在深入学习、亲身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抓住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1926年下半年,农民运动在全国迅速发展,但同时党内外对农民运动也存在着诸多的非议、责难,甚至是污蔑。1927年1月,毛泽东同志历时32天、徒步700公里,赴湖南5县开展实地调查,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深思熟虑后写下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所见所闻力证农运“好得很”而非“糟得很”,明确贫农是“革命先锋”而非“痞子”,有力驳斥了对农民运动的非议。这次经历也让他认识到动员组织农民参加革命的重要性,为他后来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供了支撑。  通过省思探求规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经验性认识上升到原理性认识的过程,让我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审美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审美所追求的情感体验是省思的动力,审美所追求的简约和谐是省思的目标。天地间的正道、真理往往被大师们以符合美的原则的形式表达出来。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牛顿三大定律,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到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无不体现这种简约和谐之美。“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审美让省思更深刻,让我们在追求至善至美的过程中充盈内心、提升境界。  同学们,希望你们常省思、除偏见、善审美、出真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干事创业,让人生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清华园是你们人生新的起点。希望你们传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勤而行之、日有所进,成长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力争达到100%!5部门开展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24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管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工作方案,从即日起至今年年底,开展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此次行动旨在进一步规范学校(含托幼机构)、医院、养老院、机关等集中用餐单位食堂经营管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面提升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水平。着力解决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厨房环境不卫生、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等突出问题,推动集中用餐单位及其承包经营企业管理明显规范,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环境卫生明显改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明显减少,逐步建立长效制度机制,不断提升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水平。  方案提出,针对通风、防蝇防鼠防虫、冷藏冷冻等设备设施,库房、操作间、分餐间等关键场地场所,严格按照频次、监督检查操作指南等要求,加大检查力度,着力解决餐饮环境脏乱差问题。针对晨检、食物储存、餐饮具清洗消毒、加工操作、食品留样、剩余食品处置等重点环节,对照有关规范要求,重点检查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食品留样等制度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督促限期全部整改。  方案还提出,严管承包经营行为。重点排查承包经营企业以及承包经营的食堂是否取得相应经营资质,是否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是否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履行食品安全责任,是否依照法律、法规、规章、食品安全标准以及合同约定进行经营。  本次专项治理行动中如何切实加强行业管理?一起来看这些重点任务——  严抓日常管理。各类集中用餐单位主管部门每年必须对集中用餐单位进行全覆盖检查,指导和督促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将强化集中用餐单位食堂食品安全作为落实行业安全风险防控职责的重要内容,加强评价考核;指导、监督集中用餐单位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时消除隐患,积极协助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工作;对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擅离职守或者不按规定报告、不采取措施处置或者处置不力的,给予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的相关工作人员、相关负责人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严格招投标管理。建立完善承包经营食堂的招投标程序,规范招标组织要求,加强招标过程监督,及时公示中标企业名单。指导集中用餐单位制定承包经营企业的评价和退出管理要求,加强对承包方的监督,定期考核评价,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承包经营企业。  分类推行“明厨亮灶”。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力争达到100%;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用餐人数在300人以上或者供餐人数在500人以上)等各类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80%。鼓励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进行可视化监督,其中,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80%,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用餐人数在300人以上或者供餐人数在500人以上)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力争达到60%。市场监管部门对未实现“明厨亮灶”的集中用餐单位食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频次。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河南安阳召开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8

  8月17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动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河南安阳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杰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宣部、故宫博物院、中国社科院、河南省有关负责同志,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陈杰指出,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殷墟遗址和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联系,深刻领会语言文字对塑造和印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语言文字工作的历史方位,进一步增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使命感、责任感。  陈杰强调,要对标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目标要求,准确把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着力重点,践行语言文字工作的使命担当,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古文字在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中华语言文化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建设利用、增强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他特别强调,要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为牵引,开创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座谈会前,陈杰赴殷墟遗址、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师范学院调研,听取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华优秀语言文化重大工程展览等有关情况的汇报。

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广东六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意见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8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将法治副校长队伍打造成为推动学校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支撑,打造成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打造成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有力支持学校工作、履行法定职责的重要品牌。  《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摸查本地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需求情况,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部门制定法治副校长聘任计划,建立法治副校长动态补充调整机制,优先为偏远地区、农村学校和城市薄弱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在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基础上,配优配强法治副校长。学校应当与法治副校长的派出机关协商开展法治副校长工作评价,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度制作本地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管理与履职报告。  省教育厅会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建立广东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工作联席会议,部署制定学校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的宏观政策,统筹指导各地开展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推动建立广东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管理平台、全省法治副校长信息数据库。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指导本系统各级单位推荐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心教育事业、符合有关规定的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并做好履职保障和表彰奖励,确保派出的法治副校长有必要的工作时间和履职条件。各地中小学也要为法治副校长履职提供必要的便利,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和日常工作协调机制,让法治副校长充分、及时、有效地参与到学校各项法治事务中,根据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与法治副校长共同制定年度授课计划,确保课程科学、连贯、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并为有需要的法治副校长提供相应的授课技能技巧等内容指导。  为更充分法治副校长发挥作用,《意见》明确省教育厅定期举办法治副校长省级示范培训,同时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派出机关联合开展多形式培训,确保每位法治副校长接受不少于8学时的岗前培训。  为推动各地更高质量开展工作,法治广东建设考评和省对市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中都已纳入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有关指标。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也将不定期对各地市推动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各地级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也要会同有关单位每年对学校法治副校长的工作情况进行抽查。  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工作不仅关系到学校安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是家校社共同推进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的有益实践。2015年,省教育厅与省司法厅、省普法办等有关单位联合印发了《广东省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规范》,指导各地规范开展工作。2022年,广东省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专门学校)均配备了法治副校长(有些地区是1人兼任2所以上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共13635名,覆盖率达100%。

云南省探索构建“五化”机制 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8

  云南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组织领导、政策保障、供需对接、就业帮扶、服务指导等五个方面,探索构建一体化抓就业、制度化稳就业、市场化促就业、精准化助就业和全程化强就业的“五化”工作机制,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加强组织领导,一体化抓就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列为“2023年省政府惠民十大实事”首要任务。省委书记多次就高校毕业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长带队调研促就业工作,分管省领导牵头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清单,推进落实各项举措。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省教育厅联合人社、工信、科技、民政等12个部门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及时部署安排、定期调度推进,凝聚强统筹、抓落实、促协同的工作合力。压实各高校主体责任,要求各高校党委常委会和行政办公会定期听取就业工作汇报,书记、校长亲自研究部署“促就业”工作方案,推动毕业生顺利就业。加强就业总结宣传,遴选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通过各种方式集中展示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夯实政策保障,制度化稳就业。制定《关于做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省级任务计划表》《省级系列专场招聘活动计划表》,科学设计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出台《政策性岗位招录2023届高校毕业生时间安排方案》,优化调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招录招聘以及升学考试等时间安排,稳定并适度扩大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招录招聘比例,推动相关事业单位合理安排笔试面试、资格审核等招考环节。深入推进“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需求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引导更多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创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加大征兵宣传进校园工作力度,畅通入伍绿色通道,切实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深入实施“百万大学生兴云南”行动,印发《云南省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十大行动》《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通知》,从强化用人单位就业吸纳激励、支持学生创业等方面加大政策保障力度,努力吸引更多学生留滇就业创业。实施“彩云雁归”创业计划,积极培育打造一批乡村创业驿站、创业空间和创业园区,分别给予15—200万元的扶持补助,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等群体返乡入乡举办实业,助力乡村振兴。  助力供需对接,市场化促就业。组织开展“校园招聘月”“寒假暖心促就业”“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民营企业服务月”等系列活动,组织毕业生积极参与教育部“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线上招聘会等。联合省工信、工商、人社、团委等部门开展“中小企业网上百日招聘”、“百城万企”民企高校携手促就业、“就业促进周”、“百校千企万岗”等招聘活动,深入挖掘各类就业岗位。分层分类组织各类主题招聘活动,举办国企、理工、医药、师范、农业、文旅商贸等30场省级线下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3万个。全省高校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900余场,提供岗位超过76.4万个。落实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负责同志带队,组织高校赴重庆、江苏等地开拓岗位资源,赴汕头、深圳等开展“政行校企”招聘活动,访问企业8700余家,提供岗位17.9万个,开拓岗位5万余个。推动高校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交流,指导62所高校立项405个就业育人项目,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拓展岗位资源。  帮扶困难群体,精准化助就业。将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工作作为高校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掌握统计困难毕业生群体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监管,“一人一策”制定帮扶方案。要求学校领导带头、全体教师参与,“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毕业生,确保做到至少开展3次谈心谈话,推荐3—5个有效岗位,组织参与3次招聘活动。落实“宏志助航”培训计划,印发《云南省宏志助航计划——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项目实施意见》,依托10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对7500名低收入家庭毕业生开展针对性指导,努力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联合省残联举办全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专场招聘活动,为身体残疾学生提供更多合适的岗位。加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工作,鼓励毕业生加快步伐、积极就业,努力做到就业工作“离校不离心、服务不间断”。  优化指导服务,全程化强就业。依托云就业平台,线上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专家开展个性化的就业咨询与指导交流,组织毕业生参加“互联网+就业指导”公益直播课程20场、省级公益直播课程及直播带岗16场,全方位、全程化抓细抓实就业指导工作。统计毕业生就业意愿等信息,精准开展就业指导服务。联合重庆、贵州等地举办高校就业指导线上主题研讨会,不断提升就业指导队伍的能力水平。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印发《云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100问》,依托“云南发布”开展“毕业就业创业政策微课堂”互动活动,邀请8所高校就业工作专家分8个板块进行政策解读,吸引近百万人次师生观看并参与线上答题,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和项目培育,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专家库,稳步推进6所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立项建设10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实践基地。围绕教育启蒙、素质培养、技能提高、技能实战四个阶段,指导高校开好就业创业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职业教育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8

落实职教高考政策,促进职普教育相互融通  核心阅读  设置职业院校贯通培养项目、推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开展职业启蒙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培养方式更加多元,努力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高等、中等职业院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陆续进行。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日益拓宽,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跑向更加出彩的人生。  纵向贯通  完善高层次职业人才培养体系  “中考结束后,在一次宣讲会上,我了解到职业院校贯通培养项目,后来便报了名。现在想来,我很庆幸当时的选择。”2017年,朱欣妍进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习,如今已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名本科生。  “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充实。专业课程、实践课程,校内、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让我长了许多本事。”朱欣妍说,“进入大学后,我更发现了自己在实践方面的优势,感谢贯通培养为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对未来充满信心。”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7年贯通培养,是北京市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北京市教委贯通培养项目负责人介绍,贯通培养通过中考招生选拔,实施2年基础文化课教育、3年职业技术教育和2年本科专业教育,由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与优质高中、本科高校联合培养,从制度上构建起中、高、本纵向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  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贯通,让职校学生发展潜力更足,职业教育吸引力更强。据了解,去年全国已有超过一半的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专科)和本科继续学习;高职毕业生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同时,每年也有近1/5的学生实现升学深造。  “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要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体系,让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如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也开始起航,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去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为普通高等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专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职业本科教育专业预留了空间,职业教育“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满足产业升级对高层次职业人才的迫切需要,就要不断加快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同时适时开展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认为,应积极调整高等教育类型结构,鼓励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参与高层次职业人才培养,从而使职业教育得到充分发展。  职教高考  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形式  查询到自己参加职教高考的成绩,山东省章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刘宇航很高兴:“在春季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考试中,我发挥得不错,最终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录取了。”  对于不少像刘宇航一样的中职中专院校学生来说,在夏季普通高考之外,职教高考政策的日趋完善,让他们有了更多选择。  “最近3年,通过职教高考,学校有600多名学生升入本科学校,3000多名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章丘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陆吉明说,“不少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  “2023年山东省职教高考报名人数达26.5万,而2012年这个数字还不到4万。目前,山东省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比例已超70%。”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王志刚介绍。  职教高考实行的是“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模式,具体怎么考?王志刚说,山东省“文化素质”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目,总分320分;“职业技能”考试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测试两部分,专业知识满分为200分,技能测试满分为230分。  “技能测试是考察职校学生技术水平、能力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王志刚介绍,在山东,技能测试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组织管理,委托部分主考院校具体组织实施,例如今年就有32所院校参与。测试按照30个专业类别进行,考生选择其中一类参加考试。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形式,与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技术技能人才,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创业的目标是相符合的。”采访中,不少职校负责人表示,在实际招生与后续培养中可以发现,通过职教高考考进来的学生普遍动手能力较强。但职教高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难点,比如各地各校对技能考试的标准不一致;功能齐备的职业技能考试场所还不具备;生源中一些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缺乏职业训练基础等。  不断推进职教高考成为高职招生主渠道,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陈子季表示,要进一步完善职教高考的顶层设计,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结构比例和组织方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职普融通  为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多样化选择  前不久,江苏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迎来了常州市实验小学的一批六年级学生。电子实训室里,孩子们开动脑筋,动手装配无线小车;汽修车间里,孩子们挥汗如雨,学习汽车检修小技巧;艺术教室里,孩子们全神贯注,体验扎染工艺……  “学校与职业技术院校合作,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职业体验课。课程由职业学校的教师设计,包括智能制造、工业设计、汽车奥秘等等,学生们都很喜欢。”常州市实验小学副校长王学进说。  在江苏,职业体验课程被纳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相关课程体系。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徐庆介绍,依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资源、专业特色优势,对接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江苏省开展建设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开展职业启蒙教育,目前已认定省级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300所。  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各成体系的基础上实现沟通衔接、融通发展,为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提供多样化选择,成才路径才能更畅通。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林宇介绍,职普融通方面,各地有不少经验做法,如有的地方充分发挥职业学校专业优势,面向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劳动实践教育;有的地方在高中教育阶段,推动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学籍互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有的地方在高等教育阶段,支持高职专科和普通本科联合办学、贯通培养,努力为每个人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  “职普融通虽然经历很多探索,但更多的是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的‘单向奔赴’,普高学生流向中职的情况依然较少。”浙江工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陈衍认为,应完善职普学分互认制度,学生学习所获得的学分和绩点,均可以在各类型的学校里得到承认,以切实增强学生的选择权,体现教育的包容性。  林宇表示,下一步,要打破职业教育的内循环和职教学生的固化身份,推动形成职普深度融通、制度供给充分、条件保障有力的良好生态,助力学生实现对幸福生活和人生价值的追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教育部召开在沪非中管直属高校主题教育交流座谈会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8

  8月16日,教育部召开在沪非中管直属高校主题教育交流座谈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主题教育重要论述,聚焦“重实践”要求学思践悟,慎终如始推动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翁铁慧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学促干”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教育强国,高校何为”时代命题,树牢造福师生群众的政绩观,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理论学习、做实调查研究成果转化、做细整改整治、做精推动发展,集中抓好检验成效“关键期”,扎实打好主题教育“收官战”。  会议要求:  一要校准干的方向,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着力推动学科建设水平,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产出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紧缺的高质量科技成果,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要抓好干的主力,充分发挥学校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党组织书记“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团结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凝聚起圆满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共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要把握干的节奏,既要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做到全程绵绵用力,又要在民主生活会前后和主题教育总结收官等关键时刻加力推进。  四要聚焦干的重点,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谋快动、紧抓快办中央关切的“国之大者”相关工作,确保学校整改整治事项如期整改到位,认真办好师生群众关切实事,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直属高校主题教育第六巡回指导组及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5所直属高校作了交流发言,教育部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管负责同志、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各在沪非中管直属高校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山西省教育厅拟立项1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8

  近日,山西省教育厅公示拟立项的1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公示期为2023年8月15日至8月21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查证。以单位名义反映的须加盖本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写明联系电话。逾期及匿名反映不予受理。

习近平复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8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鼓励他们学好中文,为传承发展中南两国友好事业、促进中非友谊合作贡献力量。  习近平指出,十年前,我见证了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成立。我很高兴地看到,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教育文化交流结出累累硕果,众多南非青年通过学习中文,了解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拓宽了职业选择的道路,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习近平强调,中国和南非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大国,两国有着同志加兄弟的特殊友谊,学习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化,有助于推动两国人民相知相亲、世代友好。欢迎你们在学好中文的同时,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利用所学所思、所见所闻,把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介绍给更多的朋友,努力做传承发展两国友好事业的使者,为促进中非友谊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南非期间,见证了中南双方签署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共建协议。成立十年来,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累计培养了近万名学员。近期,该院50名师生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讲述了学习中文的经历、收获和体会,感谢习主席和中国政府为非洲青年追求梦想提供了更多机会,热切期盼习主席再次访问南非。

山东省教育厅声明:网传“山东新增两所高校”信息为不实信息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7

  8月16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声明:网传“山东新增两所高校”信息为不实信息。目前山东省无“滨州科技职业大学”和“日照科技职业学院”两所学校。

警惕培训机构“网课退费”类诈骗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7

  随着网络兴起,线上学习成为许多人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政府部门公文,诱导受害人添加QQ号或加入QQ群,以培训退费的名义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危害。公安机关多次发出预警提醒:请大家“擦亮眼睛”,切勿轻信培训机构“网课退费”类骗局。  案情回顾  陌生短信,引导进群  2022年12月,广东市民小吴在网上花费399元报名了“阔学培优”APP网课,但一直没有在该APP上学习过。近日,小吴意外收到一条信息:“【阔学培优】吴女士,您好,您很久未登陆阔学培优APP进行学习了,如果对课程不满意,可以加qq群58****27,进群结算返还学费。”吴某因确实购买过该网课且没有进行学习,便没有怀疑短信的真实性,按照短信提示加入了指定的QQ群聊。  下载APP,购买证券  进群后,群管理员称申请退学费需通过“英大经办”APP进行办理,并在群聊中发布下载链接,小吴下载注册账户后,便收到APP客服“清退办理专员”的私信。  对方以“审核退款资格”为由向小吴索要其个人信息,并称“退费需通过购买公司证券进行增值”的方式进行退款,利用“购买证券即可返还本金及20%利息”的说辞引导小吴注册账号并绑定银行卡。  施以小利,博取信任  小吴注册账号后,发现账号钱包有100元并能成功提现到银行卡,得到甜头的小吴更加确信对方是在帮自己退还学费,故按照对方提供的方案购买了1500元的“证券”。随后对方向小吴发送一份回款协议,告知“本金连同利息”会分批到账,同时小吴账号收到600元回款,小吴再次将600元成功提现至银行卡。2次成功的提现让小吴完全放松了警惕。  操作错误,大额转账  见到有利可图,小吴想继续以购买“证劵”增值的方式赚钱,便在对方的指导下购买了1001元的“证券”,但对方以“清退学员较多,需要随机匹配同一金额学员一起完成回款”为由将小吴拉进另一群聊。小吴按照新群内“规划师”的指引继续操作购买,但继续购买后却被告知操作失误,需要增加购买“证劵”的额度,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一次性回款”。小吴在对方诱导下多次向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购买证券”共29万余元。  沉没成本,继续转账  被洗脑的小吴,面对高达29万元的巨额投入,不愿意承认被骗,选择再次相信诈骗分子所谓“退款流程没有问题,只要再次转账后便可进行全部资金清退”的说法,继续向诈骗分子转账,试图挽回前期投资。  察觉被骗,损失惨重  对“资金清退”抱有一丝希望的小吴再次向对方指定的银行账户转账13万元。此后小吴等来的不是“资金清退”,而是诈骗分子再次贪得无厌地索要。这时,先后被骗43万元才如梦初醒,察觉到自己真的被骗。  套路解析  1、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培训机构用户信息,筛选诈骗目标对象,发送短信,点名道姓,告知报名课程可以申请退费以此获取信任。  2、以“购买理财产品获利返还学费”“充值返利”“做任务”等理由,引导受害人点击陌生网址链接下载虚假APP,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等资料进行注册。  3、谎称投入资金后便能获得本金和返利,受害人为了课程费用能够全部退回并赚取利息,在诈骗分子的引导下向对方指定账户进行转账。  4、诈骗分子以操作完成后“一次性返还”“操作错误”“账户冻结”“交解冻金”等理由不断继续诱导受害人再次转账,直至受害人发现被骗。  正规培训机构的退款流程,一般是以原路返还的方式将钱款退至本人缴费账号。如接到自称是培训机构工作人员主动退费的电话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加入陌生的QQ群、微信群,不要点击陌生链接,凡是要求先转账才能退费的都是诈骗!

2024年起,福建省职业院校将按“一校一案”设置专业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7

  日前,福建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全省职业院校自2024年起按照“一校一案”开展专业设置。各职业院校要紧紧围绕福建省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主动适应福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等发展战略需要,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办学特色与办学条件,坚持调整与改造、撤销与增设相结合,“一校一案”科学编制2024-2026年专业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建设目标。  力争到2026年,每年优化调整职业院校10%左右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逐步构建与我省现代产业新体系和“四大经济”相契合的专业结构,职业院校人才供给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各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对连续两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处于末位10%的专业调减或停止招生。审慎增设全省布点较多、规模较大的专业,原则上布点超过20个的高职专业、所在设区市的专业布点超过学校数(含省属中职学校)50%的中职专业不再增设。  布点超过20个的高职专业清单  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工程造价、市场营销、学前教育、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室内设计、旅游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现代物流管理、护理  结合“双高计划”建设、“双优计划”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要求,以及校企合作情况,明确专业建设发展目标,将专业分为重点发展专业、控制发展专业和优化淘汰专业。其中重点发展专业应符合以下条件:社会需求旺盛、就业前景良好、条件保障有力、产教深度融合、专业质量和社会声誉好。除单科性院校及符合办学定位的学校外,高职院校不得设置布点超过20个的专业为重点发展专业。  结合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的要求,以办学条件主要指标支撑的办学规模为依据,原则上按照高职每个专业平均全日制在校生规模300人、中职200人的标准控制学校专业总量上限,纠正片面追求大而全,超过专业总量控制数的,实行只减不增。省职教中心每年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检查,检查“不合格”的专业限期整改,整改仍不合格的暂停招生。  通知明确,组织对新设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学生满意度、招生规范度等进行检查,对未达到条件的专业将限制招生、限期整改。严禁学校将专业课整体打包交给企业承教。定期开展专业建设质量检查,对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教学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下、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将限期整改、限制招生直至撤销。  通知强调,各校要严格按照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确定年度拟招生专业和分专业招生计划。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审批(备案)专业,不得进行招生宣传和招生。对存在违规招生和办学的学校,将削减涉事专业招生计划或停招整顿,直至撤销专业。

陕西多所高校向遇突发灾害家庭学生开通临时困难补助申请通道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7

  近日,受台风“杜苏芮”“卡努”等影响,多地出现强降雨,引发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面对洪涝灾情,陕西省教育厅号召高校开通临时困难补助申请通道,发挥学生资助保民生、暖民心作用。  全省各高校均发出紧急通知,及时启动受灾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申请工作,密切关注灾情情况,认真摸排受灾的困难学生,告知学生如因紧急灾害等突发情况造成损失,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可根据受灾情况申请临时困难补助。截至目前,87所高校开通临时困难补助申请通道,并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多角度全覆盖发布临时困难补助信息。  西北大学:学校密切关注受灾地区情况,时刻牵挂每一名学生。安排开展自然灾害受灾受损学生排查工作,后续根据实际情况为受灾受损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如需帮助请及时致电西北大学资助热线:029-88308290。  西安理工大学:学校在校学生家中若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导致家庭经济出现临时困难,请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老师,向学院说明情况,经由学院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交临时困难补助申请表,学校将及时为大家提供帮助,解决现实困难,保障同学们的学习生活。2023级新生如因受灾或特殊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请及时与辅导员老师或学生处学生资助中心联系。新生报到期间,学校将在“绿色通道”处设“受灾学生通道”,并根据家庭实际困难情况发放爱心资助礼包、路费补助等各项补助。学生资助中心联系电话:029-82312407。  西安工程大学:受灾情影响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申请流程:1.学生本人线上提出申请,将《特殊困难补助申请审批表》连同相关证明材料一并提交给学院辅导员。2.辅导员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对受灾学生开展“云”家访,了解掌握学生及其家庭的人身安全、受灾程度、经济损失等情况,做好受灾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3.学院根据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结合掌握实际情况,将《特殊困难补助申请审批表》及其相关佐证材料报送至学工部学生资助中心。4.学生资助中心对学院报送的申请情况进行复核,确定补助金额,经学工部部务会审定,负责人签字审批。5.特殊困难补助将一次性打入获助学生银行账户内。学生资助中心联系电话:029-81369106。  西安外国语大学:如果学生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导致家庭经济出现临时困难,请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老师,向学院说明情况,经由学院向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交临时困难补助申请表,我们将及时为大家提供帮助,解决现实困难,保障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学生资助中心联系电话:029-85319448。  西安航空学院:在校学生家中若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导致家庭经济出现临时困难,请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老师说明情况,经由学院向学生工作部(处)学生资助中心提交《西安航空学院学生特殊临时困难补助申请表》,学校将尽全力保障同学们正常生活和学习。2023级新生如因受灾或特殊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请及时与辅导员老师或学校学生资助中心联系。新生报到期间,学校将在新生报到处设置“绿色通道”,确保同学们顺利入学报到。学生资助中心联系电话:029-84224544。  西安欧亚学院:如果同学们因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导致家庭经济出现临时困难,请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老师,向辅导员老师说明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提交临时困难补助申请,我们将及时为大家提供帮助,解决现实困难,保障同学们的学习生活。2023级新生请直接与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李老师联系,电话029-88738224。学生资助中心联系电话:029-88286865。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学生如因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害或经济损失,导致家庭经济出现临时困难,请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老师登记受灾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将根据受灾学生家庭实际情况及时给予资助。学生资助中心联系电话:029-38114100。  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受灾情影响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申请流程:1.学生(含已被学校录取的2023级新生)本人向辅导员说明情况提出申请,并将相关证明材料提交给辅导员。2.辅导员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及其家庭的人身安全、受灾程度、经济损失等情况,做好受灾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3.各系根据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结合掌握实际情况,将相关证明材料报送至学生管理部。学生管理部联系电话:029-61842140。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受灾情影响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申请流程:1.学生本人向辅导员说明情况提出申请,并将相关证明材料提交给学院辅导员(2023级新生可拨打资助管理中心电话)2.辅导员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及其家庭的人身安全、受灾程度、经济损失等情况,做好受灾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3.二级学院根据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结合掌握实际情况,将相关证明材料报送至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联系电话:029-33732582。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受灾情影响学生临时困难补助申请流程:1.学生本人(含2023级新生)向辅导员说明情况提出申请,并将相关证明材料提交给辅导员。2.辅导员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及其家庭的人身安全、受灾程度、经济损失等情况,做好受灾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3.各系、部根据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结合掌握实际情况,将相关证明材料报送至学生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资助中心联系电话:029-61289758。

许峰任江苏海洋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7

  8月14日,江苏省委组织部在江苏海洋大学宣布了省委的任免决定,许峰同志任江苏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王自力同志不再担任江苏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季振华,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徐子敏,连云港市委书记马士光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现任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党委常委,中层副职以上干部,部分老领导,高级职称教师代表,区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参加会议。  许峰简介:  许峰,男,汉族,1975年10月生,陕西府谷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教科系统工人先锋号“云计算与软件新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为云计算、网络信息安全和领域软件工程,注重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是国内最早从事云计算技术在重大行业应用研究的学者之一。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工程项目等7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3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持研发了全国第一个水利云平台。成果应用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江苏、福建等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4.09—1998.07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习(本科);  1998.08—2004.12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教师;  2004.12—2010.01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2010.01—2013.01 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院长(其间:1998.09—2001.12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02—2008.04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  2013.01—2016.06 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院长(其间:2008年被聘为副教授, 2011年被聘为河海大学青年教授,2014年被聘为教授);  2016.06—2017.08 河海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  2017.08—2020.12 河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其间:2019.09—2020.01 中央党校第4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  2020.12— 河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23.07— 江苏海洋大学党委书记。

广东教育厅:大学校园应当开放!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7

  8月15日,广东省教育厅上线广东民声热线,回答社会关切问题。  针对大学校园是否对公众开放、入校需求高涨催生付费乱象等问题,广东省教育厅安全保卫处处长江存余表示,“大学当然应该开放,如果开放以后出了什么问题,也不是开放带来的问题,而是管理不善带来的问题。”  江存余称,封闭和隔断只是疫情期间造成的“例外”状态,但是这种状态可能让一些学校形成了依赖。封闭也许能减少一些管理成本,但管理不便不能凌驾于开放之上,要在开放中倒逼校园精准、精细管理能力的提升。  “目前,广东省高校已逐步向广大市民开放,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了相关的规定。”江存余介绍,比如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已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了预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正在开发测试预约系统。

郑秀文任齐鲁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7

  8月15日上午,齐鲁师范学院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宣布山东省委关于院长职务调整的决定。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龚文东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邢顺峰宣读省委决定。会议由学校党委书记林松柏主持。  省委决定,郑秀文同志任齐鲁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郑秀文在表态讲话中表示,坚决拥护省委省政府决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他表示将紧紧依靠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学校班子集体智慧、全校师生团结拼搏,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接续奋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做到对党忠诚,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决服从党的全面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维护班子团结,做到科学、民主、依法治校。三是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标先进、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四是严格从严律己,时刻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立,永葆清正廉洁本色。  郑秀文简介:  郑秀文,男,汉族,1976年4月生,研究生,理学博士,中共党员。  公开资料显示,郑秀文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曾任临沂大学教务处处长,临沂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等职务。担任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功能纳米材料及其技术实验室主任、临沂市功能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韩国水原大学博士生导师,临沂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山东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山东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南通大学领导班子调整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7

  8月15日下午,南通大学召开新任领导班子成员见面会。校党委书记尚庆飞主持见面会并讲话。  尚庆飞宣读了江苏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的任职决定:王卫东同志任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周振修同志任南通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南通大学监察专员;徐骏同志任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玉娟同志任南通大学副校长,施炜同志任南通大学副校长,华亮同志任南通大学副校长。  王卫东  王卫东,中共党员,博士、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党建、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主持和参与各类社科基金项目十多项,曾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英国牛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访学。  周振修  ?长期从事全省教育法治建设、教育现代化建设、高教综合改革推进工作以及省委巡视工作,参与起草并推动出台江苏省多部地方性教育法规。  曾担任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咨询专家、江苏省教育厅法律顾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法制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苏省法学会理事、江苏省教育学会教育法制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并多次在全省普法工作、政府法制工作中获评先进个人。  徐骏  徐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南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日本广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访问研究。  陈玉娟  陈玉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数学会理事、江苏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生物数学学会常务理事,曾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生物数学等。  施炜  施炜,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十四届人大代表。获评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才(第5、6期)、江苏省第一批“卫生拔尖人才”、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才。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创新团队带头人。 现任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技术应用专委会常委;中国高教学会医教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副会长。  华亮  华亮,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机器人专业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及其控制、智能医学信息处理、新能源装备控制等。

韩杰才:打造引领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校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17

打造引领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校力量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的重大战略安排。高校应当牢牢坚守“根”与“魂”,洞悉“时”与“势”,把握“危”与“机”,坚持目标驱动、问题驱动、成效驱动,全面强化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先行先试,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先行先试,努力打造引领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力量。  一是聚焦根本任务,打造信念坚定、能力超群、敢于善于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大势的顶尖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从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来看,引燃全球历次科技革命的关键在于新一代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其背后是一批战略级人才的引领和作为,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态势,瞄准科技制高点超前布局、动态优化学科设置,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建议国家在统筹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行动等重大部署中,全面强化国家重大战略急需牵引,进一步支持相关高校,聚焦支撑国之重器打造建强智能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等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群,以学科布局主动赢得战略竞争主动。  从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来看,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井喷式发展,对青年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创造力提出了空前需求,迫切需要高校因时而动、因势而谋,全面提升对具有颠覆式创新潜能人才的发掘培养力度。建议国家在招生方面给予相关高校更多自主权,建立以“创造力”为考核重点的生源选拔模式,全面加大从高中甚至初中选拔偏才怪才等超常学生的人才发现力度;同时支持试点高校实施本硕博弹性学制,改变传统高中—本—硕—博“3+4+3+4”学制的培养模式,突破现有学籍管理和学位管理制度,建立以质量和水平为导向的学位授予制度,以“大师引领”“一生一策”等方式加速助推拔尖学生成才。  二是强化“同题共答”,构建人才链、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四链”深度融通发力的高质量发展生态。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应当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高等教育要主动协同各方力量,共同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国家有组织科研体系建设规律来看,当前,为应对国际科技竞争特别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竞争,我国正在全面建强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这就迫切需要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主动在国家有组织科研体系中精准定位、主动作为,在政府主导下,建强同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等力量深度融通的科研组织体系。建议国家围绕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从国内外遴选一批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科学家,凝练设立国家战略性科技选题,引导支持高校同各方创新力量“同题共答”“揭榜挂帅”,以高校有组织科研体系,服务推动“国家立题、企业出题、研究型大学和科研组织答题、市场和其他组织阅卷”的协同创新体系高效运作。  从优化“四链”融合的人才资源布局来看,推动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发力、共同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关键是人才的跨圈有序流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全局视野谋划各领域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潜能挖掘之道,实现国家高质量发展整体效能的深度挖潜和持续释放。建议国家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创新和引导力度,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等各方面人才多层次、多方式交流任职,以人才的跨圈流动,促进各条战线理念、信息、资源的深度融合,加速构建“四链”深度融通发力的高质量发展生态。

主题教育 | 中国矿业大学:锻造能源强国先锋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04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立足今年学校事业发展“提升年”总基调,以主题教育促思想认识提升、促工作本领提升、促发展质量提升,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朝着建设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坚定前行。  “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在学科方向凝练、关键技术攻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必须打破思维定势、走出路径依赖、兼顾长远发展”……日前,在中国矿业大学领导班子的集中学习研讨中,校领导班子成员逐一结合工作谈体会,把读书学习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动力。  学深悟透 凝心铸魂  开展示范性领学、抓好全员化普学、进行问题式研学,学校党委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原原本本学、结合实际学,扎实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学校领导班子带头“立标打样”。读书班期间,学校领导班子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工作谈体会,聚焦问题作研讨。校党委书记、校长分别讲专题党课,其他校领导在各自分管工作领域或联系学院上党课,引导党员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扎根中国大地创建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决心。  4月下旬,学校组织党员干部赴徐州当地知名企业学习交流。在徐工集团,大家了解企业的创业发展史、创新攀登路,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纷纷感叹,“走入行业头部企业,更深切感受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的现实需要和高瞻远瞩,我们必须加快教学、科研、管理等改革步伐,更好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发展。”  广泛开展师生联学。学校组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深入二级单位开展宣讲,实施“教师支部+学生支部”“机关支部+二级单位党组织中心组”结对学习。“作为新时代的矿业人,我们要做能源强国先锋,到矿上去推动煤矿智能化,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听完教师对国家能源战略介绍后,矿业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党员李朋原激动地说。  学校还组织13000余名师生参加“贯彻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知识竞赛,形成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  开门问计 同频共振  “我们的调研坚持找准核心问题,突破发展瓶颈,统筹推进工作。”校长宋学锋介绍。校院两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听真话、察实情,提升工作本领,寻求发展之策。  直面真问题。抢抓机遇加快转型发展力度、发挥两个一流学科群引领作用、健全“大思政”育人体系……经过征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建议、反复集体研究,学校党委确定了17个校级调研题目、10项着力破解的难题、领导班子成员32项需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并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督办机制,实行闭环管理,做到进展、整改、成效及销号等环节全过程可视、可查、可追溯。  “企业发展处在重要窗口期,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支撑的需求非常迫切”“学校正加快转型发展,一定能够更好对接和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5月20日,在国家特大型能源企业——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学校领导班子和公司领导开展研学交流,双方讨论热烈,不断碰撞出服务国家战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发展的思想火花。  坚持开门问计。学校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赴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对接国家战略,征询学校学科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思路举措;到中煤科工、中国华能、中国华电等企业调研,寻求合作发展之计。  矿业工程学院党委聚焦矿业一流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安全工程学院党委围绕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和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二级学院纷纷立足实际、带着问题走进行业一线调研。  强本拓新 砥砺奋进  为加强应急管理相关学科建设,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更好服务应急管理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去年年底,教育部、应急管理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教育部 应急管理部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建中国矿业大学的意见》,决定共建中国矿业大学。  学校紧紧抓住主题教育契机,学校主要领导积极与应急管理部、江苏省政府和徐州市政府建立共建议事协商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调整相关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应急治理与国家安全研究院入选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获批应急管理领域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学校正朝着“应急管理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攻克重大科学技术难题的重要高地及助推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的共建目标稳步前进。  5月7日,学校牵头组建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这是去年学校作为依托单位获批的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为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有效运行机制,学校领导、职能部门、相关学院和平台同向发力,解决学科经费、职称聘任、研究生招生等学校资源配置和条件保障方面的问题。随着一揽子政策落地,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师生表示,将更有信心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家能源装备与工程机械关键核心技术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学校完善“社区党工委+书院”相结合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投入使用教职工健康驿站、实行差旅费手机端报销、拓展文昌校区研究生活动空间和改善住宿条件……一件件实事办到师生心坎上,师生在学校发展中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深入推进主题教育,以学增智、以学促干,在新时代奋力写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矿大答卷。”校党委书记刘波表示。

主题教育 | 中国矿业大学:锻造能源强国先锋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04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矿业大学党委立足今年学校事业发展“提升年”总基调,以主题教育促思想认识提升、促工作本领提升、促发展质量提升,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朝着建设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坚定前行。  “面对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在学科方向凝练、关键技术攻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必须打破思维定势、走出路径依赖、兼顾长远发展”……日前,在中国矿业大学领导班子的集中学习研讨中,校领导班子成员逐一结合工作谈体会,把读书学习转化为解决问题、促进工作、推动发展的动力。  学深悟透 凝心铸魂  开展示范性领学、抓好全员化普学、进行问题式研学,学校党委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原原本本学、结合实际学,扎实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学校领导班子带头“立标打样”。读书班期间,学校领导班子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结合工作谈体会,聚焦问题作研讨。校党委书记、校长分别讲专题党课,其他校领导在各自分管工作领域或联系学院上党课,引导党员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扎根中国大地创建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决心。  4月下旬,学校组织党员干部赴徐州当地知名企业学习交流。在徐工集团,大家了解企业的创业发展史、创新攀登路,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纷纷感叹,“走入行业头部企业,更深切感受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的现实需要和高瞻远瞩,我们必须加快教学、科研、管理等改革步伐,更好服务国家、地方和行业发展。”  广泛开展师生联学。学校组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深入二级单位开展宣讲,实施“教师支部+学生支部”“机关支部+二级单位党组织中心组”结对学习。“作为新时代的矿业人,我们要做能源强国先锋,到矿上去推动煤矿智能化,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听完教师对国家能源战略介绍后,矿业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党员李朋原激动地说。  学校还组织13000余名师生参加“贯彻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知识竞赛,形成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  开门问计 同频共振  “我们的调研坚持找准核心问题,突破发展瓶颈,统筹推进工作。”校长宋学锋介绍。校院两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听真话、察实情,提升工作本领,寻求发展之策。  直面真问题。抢抓机遇加快转型发展力度、发挥两个一流学科群引领作用、健全“大思政”育人体系……经过征集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建议、反复集体研究,学校党委确定了17个校级调研题目、10项着力破解的难题、领导班子成员32项需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并纳入学校年度重点工作督办机制,实行闭环管理,做到进展、整改、成效及销号等环节全过程可视、可查、可追溯。  “企业发展处在重要窗口期,对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支撑的需求非常迫切”“学校正加快转型发展,一定能够更好对接和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5月20日,在国家特大型能源企业——山东能源集团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学校领导班子和公司领导开展研学交流,双方讨论热烈,不断碰撞出服务国家战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协同发展的思想火花。  坚持开门问计。学校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赴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对接国家战略,征询学校学科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思路举措;到中煤科工、中国华能、中国华电等企业调研,寻求合作发展之计。  矿业工程学院党委聚焦矿业一流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安全工程学院党委围绕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和高水平研究型学院建设……二级学院纷纷立足实际、带着问题走进行业一线调研。  强本拓新 砥砺奋进  为加强应急管理相关学科建设,大力培养应急管理人才,更好服务应急管理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去年年底,教育部、应急管理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教育部 应急管理部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共建中国矿业大学的意见》,决定共建中国矿业大学。  学校紧紧抓住主题教育契机,学校主要领导积极与应急管理部、江苏省政府和徐州市政府建立共建议事协商机制,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调整相关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应急治理与国家安全研究院入选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获批应急管理领域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学校正朝着“应急管理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攻克重大科学技术难题的重要高地及助推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的共建目标稳步前进。  5月7日,学校牵头组建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这是去年学校作为依托单位获批的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为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有效运行机制,学校领导、职能部门、相关学院和平台同向发力,解决学科经费、职称聘任、研究生招生等学校资源配置和条件保障方面的问题。随着一揽子政策落地,智能采矿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师生表示,将更有信心把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家能源装备与工程机械关键核心技术和拔尖创新人才的摇篮,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学校完善“社区党工委+书院”相结合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投入使用教职工健康驿站、实行差旅费手机端报销、拓展文昌校区研究生活动空间和改善住宿条件……一件件实事办到师生心坎上,师生在学校发展中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深入推进主题教育,以学增智、以学促干,在新时代奋力写好‘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矿大答卷。”校党委书记刘波表示。

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建强根植中部地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0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一起来听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谈怎样建强根植中部地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强根植中部地区的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建成  无论在地理意义还是经济意义上,中部地区在我国版图上都犹如“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部地区这个“脊梁”要更硬一点,“补补钙”,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大学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主动为中部地区这一国之“脊梁”“补钙”,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以更强实效服务中部崛起,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总体进程。中部地区崛起为中南大学培植了丰厚的创新沃土,中南大学为中部地区崛起贡献了坚实的科技力量,有力支撑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辐射擎动中部地区产业技术变革,彰显了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重要意义,如在湖北提出“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湖南强调“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等,要求“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2013年11月4日来到中南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对照以上要求,需大幅提升中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全面推进国家部委与地方政府重点共建中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多年来,通过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重点共建,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核心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总的来看,中部六省高教资源整体丰富,但高水平大学偏少。当前,亟待进一步加大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重点共建中部地区“双一流”高校力度,全面推进国家部委与地方政府重点共建,拓展和丰富共建政策与资源供给,更大力度支持中部地区高校深入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工程,推进更多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学科交叉中心在中部地区高校布局建设,形成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与中部崛起双向赋能的新局面新动能。  第二,在中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布局建设更多大科学装置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等教育领域既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也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大科学装置是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国之重器”,是会聚造就顶尖人才的“强磁场”。目前,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牵头的大科学装置数不足总数的20%,而中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牵头建设的更少,特别是湖南省尚未建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大制约了中部地区崛起和教育强国战略实施。为此,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等多方资源优势,以中部地区高校特别是学科门类齐全、校地校企合作资源丰富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牵头,布局建设更多大科学装置。同时,建立高科技企业与高校、大科学装置等技术联盟,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尽快形成布局完备、技术领先、运行高效、创新有力、成果产出显著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体系;围绕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有组织、体系化的科学研究,必将有力支撑中部地区高校一流人才、一流团队建设,极大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教育强国战略实施。  下一步,中南大学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扎根中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深化部省共建、区校合作,以体制机制改革新动能推动学校携手一流企业、一流科研院所,主动揭榜国家重大使命任务,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前沿打造协同攻坚共同体,协同构筑高能级的重大科研平台,协同打造世界领先的战略人才梯队,协同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争做教育强国建设排头兵。

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建强根植中部地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04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一起来听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谈怎样建强根植中部地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强根植中部地区的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建成  无论在地理意义还是经济意义上,中部地区在我国版图上都犹如“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部地区这个“脊梁”要更硬一点,“补补钙”,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大学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主动为中部地区这一国之“脊梁”“补钙”,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以更强实效服务中部崛起,加快中国式现代化总体进程。中部地区崛起为中南大学培植了丰厚的创新沃土,中南大学为中部地区崛起贡献了坚实的科技力量,有力支撑湖南打造“三个高地”,辐射擎动中部地区产业技术变革,彰显了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重要意义,如在湖北提出“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湖南强调“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等,要求“不断增强中部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奋力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2013年11月4日来到中南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民生建设大领域,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形成更多更先进的创新成果”。对照以上要求,需大幅提升中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第一,全面推进国家部委与地方政府重点共建中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多年来,通过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重点共建,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核心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中部崛起战略实施。总的来看,中部六省高教资源整体丰富,但高水平大学偏少。当前,亟待进一步加大教育部与地方政府重点共建中部地区“双一流”高校力度,全面推进国家部委与地方政府重点共建,拓展和丰富共建政策与资源供给,更大力度支持中部地区高校深入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工程,推进更多的国家级科研平台、学科交叉中心在中部地区高校布局建设,形成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与中部崛起双向赋能的新局面新动能。  第二,在中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布局建设更多大科学装置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等教育领域既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也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大科学装置是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国之重器”,是会聚造就顶尖人才的“强磁场”。目前,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牵头的大科学装置数不足总数的20%,而中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牵头建设的更少,特别是湖南省尚未建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大制约了中部地区崛起和教育强国战略实施。为此,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地方政府、企业等多方资源优势,以中部地区高校特别是学科门类齐全、校地校企合作资源丰富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牵头,布局建设更多大科学装置。同时,建立高科技企业与高校、大科学装置等技术联盟,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尽快形成布局完备、技术领先、运行高效、创新有力、成果产出显著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体系;围绕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有组织、体系化的科学研究,必将有力支撑中部地区高校一流人才、一流团队建设,极大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教育强国战略实施。  下一步,中南大学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扎根中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深化部省共建、区校合作,以体制机制改革新动能推动学校携手一流企业、一流科研院所,主动揭榜国家重大使命任务,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前沿打造协同攻坚共同体,协同构筑高能级的重大科研平台,协同打造世界领先的战略人才梯队,协同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争做教育强国建设排头兵。

稳就业,扩岗位!重庆再出19条措施 涉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04

  近日,重庆印发《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若干措施》,其中要求拓宽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明确稳定“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2023年招募规模在3400人以上;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实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政策;继续做好2023年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工作,按需开发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面向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35%等。  查看通知全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若干措施的通知渝府办发〔2023〕57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7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国办发〔2023〕11号)精神和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全力促发展惠民生,制定如下措施。  一、激发活力扩大就业容量  (一)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劳动密集型、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就业联动,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在重大规划制定、重大政策调整、重大项目立项时,科学评估对就业吸纳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委,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和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管委会(以下统称区县政府)〕  (二)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岗政策支持。及时梳理本区县带动就业能力强、涉及国计民生和生产保供的企业清单,对每个重点企业配备1名就业服务专员,建立岗位收集、技能培训、送工上岗联动机制。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的,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运用“直补快办”等模式,一揽子兑现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鼓励各区县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出台政策,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大岗位供给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各区县政府)  (三)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稳岗扩岗服务和贷款业务。创新设立“稳岗贷”系列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向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放“稳岗贷”,给予原则上不超过4%的优惠贷款利率,支持其稳岗扩岗。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金融科技手段运用,完善自动化智能化系统,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分领域分行业灵活制定授信策略,合理确定贷款额度,适度提高信用贷比重,强化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运用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续贷支持。全面推广“长江渝融通”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提高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开展金融支持稳岗就业行动,支持金融服务港湾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稳岗企业政策宣传推广和就业指导等服务。(责任单位:人行重庆营管部、市人力社保局、市金融监管局)  (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打造特色街区,培育夜市经济、创意经济,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创业需求,支持其创办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项目,从事创意经济、个性化定制化文化业态等特色经营,并给予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等创业服务。政府投资开发的夜市经济摊位、创业工位等平台应拿出一定比例的场地,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创业者提供低租金或零租金支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简化担保手续,对10万元以内的个人贷款落实免除反担保要求,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和呆账核销机制。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因自然灾害、重特大突发事件影响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可申请展期还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举办“渝创渝新”“互联网+”“创青春”等创业创新大赛,实施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创业加速计划、“优创优帮”计划,重点资助扶持一批优秀创业项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中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对离岗创业人员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助力“满天星”行动计划。(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教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团市委、人行重庆营管部,各区县政府)  (五)加大技能培训支持力度。适应数字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等产业发展需要,动态更新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积极推动各类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符合条件的企业大规模开展重点行业、重点群体、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充分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等资金开展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等支持,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全面推动“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参加失业保险1年以上的企业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申请技能提升补贴,每人每年可享受1次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  (六)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2022年度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未减少或减少率不高于2022年度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减少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对中小微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对大型企业按30%返还。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  二、拓宽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七)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对企业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的,可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标准为2000元/人,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  (八)鼓励引导基层就业。稳定“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2023年招募规模在3400人以上。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实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政策。继续做好2023年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工作,按需开发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面向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35%。对到乡镇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支持;对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可按规定提前转正定级。(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  (九)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对按照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确定的工资总额难以满足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的国有企业,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或其他企业主管部门同意,统筹考虑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人数、自然减员情况和现有职工工资水平等因素,2023年可给予一次性增人增资,核增部分据实计入工资总额并作为下一年度工资总额预算基数。(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各区县政府)  (十)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挖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存量,统筹自然减员,加大补员力度,稳定招录、招聘高校毕业生规模,合理确定招录、招聘时间。(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  (十一)实施2023年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广泛动员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募集不少于7万个青年见习岗位,对吸纳就业见习人员的给予每人每月1300元的见习补贴,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补贴可提高至每人每月1500元,用于支付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费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贴按每人100元标准一次性补助见习基地。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可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团市委)  三、强化帮扶兜牢民生底线  (十二)加强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及时将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脱贫户、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等人员纳入援助范围。依托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大中型企业,设立一批低门槛、有保障的爱心岗位,定向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制定个性化援助方案,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在校求职创业补贴、离校未就业求职创业补贴。对企业招用我市户籍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标准为2000元/人,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合理统筹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残联)  (十三)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全面落实务工交通补助等政策,鼓励脱贫人口外出就业。支持建设一批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帮扶基地等载体,增加就近就业岗位。深化川渝、鲁渝、“一区两群”劳务协作,促进脱贫人口有序转移就业。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加大对“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帮扶力度。继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重点乡镇以及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倾斜支持,确保脱贫人口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新农人培育,拓宽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乡村振兴局)  (十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做好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等常规性保生活待遇发放工作。将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失业人员及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按规定向困难群众足额发放物价补贴。(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  (十五)开展高质量充分就业先行区试点。在充分就业社区(村)基础上,创建一批高质量充分就业试验区县和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村),对高质量充分就业试验区县给予资金和项目倾斜,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村)给予2万元/个的一次性奖补,用于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各区县政府)  四、加大组织保障力度  (十六)压实各方工作责任。各区县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本级就业资金投入,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惠企利民,为就业大局总体稳定提供有力保障。政策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和经验做法,及时报有关主管部门。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树立“大就业”工作理念。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月调度、季通报、半年看进度、全年比成效”。对稳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较好的区县,在分配就业补助资金时予以倾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表扬。(责任单位: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政府)  (十七)优化政策经办服务。持续优化经办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编制好各项政策资金审核发放流程和办事指南。落实“三服务”机制,加快推进“政策找人”和“服务找人”,加强大数据比对识别,推动更多政策直达快享,提升就业政策获得感和满意度。提高政策覆盖面和可及性,对符合条件的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可参照企业同等享受就业补贴政策。规范资金管理使用,严格履行程序规定,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严肃查处骗取套取、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资金安全运行。(责任单位: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政府)  (十八)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及时更新发布本区县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分类梳理面向高校毕业生、困难人员等不同群体和经营主体的政策举措,广泛推动稳就业政策进企业、进园区、进校园、进社区(村)。创新政策宣传方式,及时提供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稳定各方预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政府)  (十九)防范化解失业风险。建立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实时监测重点行业、企业、园区用工情况,及时掌握企业人员变动及趋势,按月分析形成报告。对可能出现的规模性裁员,提前分析预警,第一时间介入,主动提供服务。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支持政策,鼓励其尽量少裁员。对确需裁员的,妥善处理劳动关系问题,做好失业职工再就业帮扶,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十九)防范化解失业风险。建立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实时监测重点行业、企业、园区用工情况,及时掌握企业人员变动及趋势,按月分析形成报告。对可能出现的规模性裁员,提前分析预警,第一时间介入,主动提供服务。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支持政策,鼓励其尽量少裁员。对确需裁员的,妥善处理劳动关系问题,做好失业职工再就业帮扶,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稳就业,扩岗位!重庆再出19条措施 涉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04

  近日,重庆印发《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若干措施》,其中要求拓宽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明确稳定“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2023年招募规模在3400人以上;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实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政策;继续做好2023年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工作,按需开发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面向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35%等。  查看通知全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若干措施的通知渝府办发〔2023〕57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若干措施》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3年7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全力促发展惠民生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促发展惠民生的通知》(国办发〔2023〕11号)精神和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部署,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全力促发展惠民生,制定如下措施。  一、激发活力扩大就业容量  (一)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劳动密集型、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就业联动,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在重大规划制定、重大政策调整、重大项目立项时,科学评估对就业吸纳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委,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和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管委会(以下统称区县政府)〕  (二)加大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岗政策支持。及时梳理本区县带动就业能力强、涉及国计民生和生产保供的企业清单,对每个重点企业配备1名就业服务专员,建立岗位收集、技能培训、送工上岗联动机制。对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的,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运用“直补快办”等模式,一揽子兑现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政策。鼓励各区县在符合国家规定的前提下出台政策,为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扩大岗位供给提供有力支撑。(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各区县政府)  (三)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稳岗扩岗服务和贷款业务。创新设立“稳岗贷”系列金融产品,支持金融机构向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放“稳岗贷”,给予原则上不超过4%的优惠贷款利率,支持其稳岗扩岗。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金融科技手段运用,完善自动化智能化系统,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分领域分行业灵活制定授信策略,合理确定贷款额度,适度提高信用贷比重,强化涉企信用信息共享,运用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续贷支持。全面推广“长江渝融通”普惠小微线上融资服务平台,提高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开展金融支持稳岗就业行动,支持金融服务港湾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合作,共同开展稳岗企业政策宣传推广和就业指导等服务。(责任单位:人行重庆营管部、市人力社保局、市金融监管局)  (四)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打造特色街区,培育夜市经济、创意经济,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创业需求,支持其创办投资少、风险小的创业项目,从事创意经济、个性化定制化文化业态等特色经营,并给予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等创业服务。政府投资开发的夜市经济摊位、创业工位等平台应拿出一定比例的场地,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等创业者提供低租金或零租金支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简化担保手续,对10万元以内的个人贷款落实免除反担保要求,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和呆账核销机制。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因自然灾害、重特大突发事件影响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可申请展期还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举办“渝创渝新”“互联网+”“创青春”等创业创新大赛,实施大学生创业启航计划、创业加速计划、“优创优帮”计划,重点资助扶持一批优秀创业项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中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对离岗创业人员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助力“满天星”行动计划。(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科技局、市教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团市委、人行重庆营管部,各区县政府)  (五)加大技能培训支持力度。适应数字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等产业发展需要,动态更新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积极推动各类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符合条件的企业大规模开展重点行业、重点群体、急需紧缺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充分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失业保险基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等资金开展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等支持,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全面推动“智能+技能”数字技能人才培养试验区建设。参加失业保险1年以上的企业职工或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申请技能提升补贴,每人每年可享受1次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  (六)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2022年度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未减少或减少率不高于2022年度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30人(含)以下的参保企业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减少率不高于参保职工总数20%的,可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对中小微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60%返还,对大型企业按30%返还。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实施。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  二、拓宽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七)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对企业招用毕业年度或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连续缴纳6个月以上社会保险费的,可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标准为2000元/人,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  (八)鼓励引导基层就业。稳定“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2023年招募规模在3400人以上。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落实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政策。继续做好2023年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工作,按需开发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吸纳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面向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35%。对到乡镇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支持;对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可按规定提前转正定级。(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团市委)  (九)支持国有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对按照工资效益联动机制确定的工资总额难以满足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需求的国有企业,经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或其他企业主管部门同意,统筹考虑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人数、自然减员情况和现有职工工资水平等因素,2023年可给予一次性增人增资,核增部分据实计入工资总额并作为下一年度工资总额预算基数。(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各区县政府)  (十)稳定机关事业单位岗位规模。挖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存量,统筹自然减员,加大补员力度,稳定招录、招聘高校毕业生规模,合理确定招录、招聘时间。(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  (十一)实施2023年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广泛动员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募集不少于7万个青年见习岗位,对吸纳就业见习人员的给予每人每月1300元的见习补贴,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见习补贴可提高至每人每月1500元,用于支付见习人员基本生活费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贴按每人100元标准一次性补助见习基地。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可给予剩余期限见习补贴,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科技局、市经济信息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委、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团市委)  三、强化帮扶兜牢民生底线  (十二)加强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标准,及时将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脱贫户、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等人员纳入援助范围。依托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大中型企业,设立一批低门槛、有保障的爱心岗位,定向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制定个性化援助方案,提供“一对一”就业援助,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在校求职创业补贴、离校未就业求职创业补贴。对企业招用我市户籍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可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标准为2000元/人,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实现就业的,合理统筹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残联)  (十三)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全面落实务工交通补助等政策,鼓励脱贫人口外出就业。支持建设一批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帮扶基地等载体,增加就近就业岗位。深化川渝、鲁渝、“一区两群”劳务协作,促进脱贫人口有序转移就业。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加大对“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帮扶力度。继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县、重点乡镇以及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倾斜支持,确保脱贫人口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新农人培育,拓宽就业渠道,助力乡村振兴。(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乡村振兴局)  (十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对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做好失业保险金、代缴基本医疗保险费等常规性保生活待遇发放工作。将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失业人员及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按规定向困难群众足额发放物价补贴。(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  (十五)开展高质量充分就业先行区试点。在充分就业社区(村)基础上,创建一批高质量充分就业试验区县和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村),对高质量充分就业试验区县给予资金和项目倾斜,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村)给予2万元/个的一次性奖补,用于开展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责任单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各区县政府)  四、加大组织保障力度  (十六)压实各方工作责任。各区县要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本级就业资金投入,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惠企利民,为就业大局总体稳定提供有力保障。政策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和经验做法,及时报有关主管部门。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树立“大就业”工作理念。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月调度、季通报、半年看进度、全年比成效”。对稳就业工作开展情况较好的区县,在分配就业补助资金时予以倾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表扬。(责任单位: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政府)  (十七)优化政策经办服务。持续优化经办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编制好各项政策资金审核发放流程和办事指南。落实“三服务”机制,加快推进“政策找人”和“服务找人”,加强大数据比对识别,推动更多政策直达快享,提升就业政策获得感和满意度。提高政策覆盖面和可及性,对符合条件的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可参照企业同等享受就业补贴政策。规范资金管理使用,严格履行程序规定,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严肃查处骗取套取、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资金安全运行。(责任单位: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政府)  (十八)强化政策宣传解读。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及时更新发布本区县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分类梳理面向高校毕业生、困难人员等不同群体和经营主体的政策举措,广泛推动稳就业政策进企业、进园区、进校园、进社区(村)。创新政策宣传方式,及时提供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稳定各方预期,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县政府)  (十九)防范化解失业风险。建立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实时监测重点行业、企业、园区用工情况,及时掌握企业人员变动及趋势,按月分析形成报告。对可能出现的规模性裁员,提前分析预警,第一时间介入,主动提供服务。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支持政策,鼓励其尽量少裁员。对确需裁员的,妥善处理劳动关系问题,做好失业职工再就业帮扶,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十九)防范化解失业风险。建立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实时监测重点行业、企业、园区用工情况,及时掌握企业人员变动及趋势,按月分析形成报告。对可能出现的规模性裁员,提前分析预警,第一时间介入,主动提供服务。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支持政策,鼓励其尽量少裁员。对确需裁员的,妥善处理劳动关系问题,做好失业职工再就业帮扶,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中外对话 凝聚共识丨“中外一流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04

  2023年7月22—23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承办的“中外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  350余位来自126所中国双一流及省属重点院校教学部门与二级学院相关领导参与会议,与来自国际顶尖名校的近五十位外方终身教授共同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和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探讨新时代培养国际化拔尖人才并分享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和经验,共商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探索未来全球教育的发展与合作。中外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研讨会现场  一、 精彩致辞与主旨演讲  7月22日,研讨会主论坛开幕式在上海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先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先生出席大会并发言。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发表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先生在致辞中指出,面对人类共同的挑战,推进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大学共同的责任与使命。在新的国际背景下,作为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大学理应承担起新的时代使命,立足教育教学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积极构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发表致辞  宗瓦副秘书长向远道而来的海内外嘉宾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感谢,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宗瓦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世界各国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新潮流,希望能借本次大会的契机,来自不同领域的跨界碰撞能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合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主旨演讲环节,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徐向民教授指出在地国际化和传统的国际化对比最重要的是突破原来跨境的教学;麻省理工学院高等物理实验室主任Gunther Roland教授表示,创新是理工科高校的核心,大学应通过培养更多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服务于社会科技发展需求。清华大学教授、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对清华大学行健书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举措进行分享,并指出高校应该通过积极开展大学间合作,开发新范式,传播跨越国界的共同价值观。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David Woodruff教授从中美教育对比出发,聚焦个人教学经验以及卡耐基梅隆大学对于人才的深度培养体系,指出拔尖人才培养要注重在不同的时间维度转换的能力——持续考虑过去,关注未来,着眼当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执行院长印凯对《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进行解读,通过中外顶尖学者的通力合作探索全新拔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22号主论坛演讲嘉宾  7月23日主论坛环节,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终身教育学院院长胡洁在致辞中指出,国家之间的界限不应该成为对知识追求的阻碍,学者们需携手共进,共同探索拔尖人才培养和共享知识的方式。  随后,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Manolis Kellis,布朗大学本科毕业演讲代表傅凯量同学分别作为《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师生代表进行分享,从科研应用领域的课程设计过程到实际学习感受阐释了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成果。联合培养计划办公室副主任萧邦平先生作《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2.0计划》发布。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江全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院长曹庆华、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志军、中山大学教务部副处长陈青、福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张友坤出席大会并作主旨发言,分享了中国顶尖高校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持有的不同期望和为了促进教育国际化而做出的各种有效举措。23号主论坛演讲嘉宾  二、平行研讨凝共识,多视角探讨人才培养新机遇  为了使高等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更有针对性地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实践经验。本次会议设立四大平行分论坛,以期实现四支力量的有效交流沟通和智慧碰撞。研讨会上,26位海外顶尖院校终身教授与32位中国双一流高校相关学院领导分别围绕新工科、基础学科、新商科、教育数字化等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热点议题进行发言,分享了诸多成功案例与现实挑战,启发了深刻的思考与交流。分论坛演讲嘉宾  三、圆桌对话: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探讨  如何在新的时代坐标中肩负起培养拔尖人才的历史使命是各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时代话题。大会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探讨”与会国外知名院校领导、专家教授展开讨论,并就教育改革创新的探索路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圆桌对话嘉宾  作为疫情后中国来访学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之一,本次研讨会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和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务实地探讨中国乃至全球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和挑战。相信此次会议的圆满举办,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开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外对话 凝聚共识丨“中外一流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国际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04

  2023年7月22—23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终身教育学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承办的“中外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  350余位来自126所中国双一流及省属重点院校教学部门与二级学院相关领导参与会议,与来自国际顶尖名校的近五十位外方终身教授共同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和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探讨新时代培养国际化拔尖人才并分享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模式和经验,共商教育现代化发展之路,探索未来全球教育的发展与合作。中外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研讨会现场  一、 精彩致辞与主旨演讲  7月22日,研讨会主论坛开幕式在上海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先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先生出席大会并发言。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发表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先生在致辞中指出,面对人类共同的挑战,推进全球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大学共同的责任与使命。在新的国际背景下,作为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大学理应承担起新的时代使命,立足教育教学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积极构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与文化交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发表致辞  宗瓦副秘书长向远道而来的海内外嘉宾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感谢,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宗瓦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世界各国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新潮流,希望能借本次大会的契机,来自不同领域的跨界碰撞能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发展合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主旨演讲环节,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徐向民教授指出在地国际化和传统的国际化对比最重要的是突破原来跨境的教学;麻省理工学院高等物理实验室主任Gunther Roland教授表示,创新是理工科高校的核心,大学应通过培养更多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服务于社会科技发展需求。清华大学教授、行健书院院长李俊峰对清华大学行健书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举措进行分享,并指出高校应该通过积极开展大学间合作,开发新范式,传播跨越国界的共同价值观。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David Woodruff教授从中美教育对比出发,聚焦个人教学经验以及卡耐基梅隆大学对于人才的深度培养体系,指出拔尖人才培养要注重在不同的时间维度转换的能力——持续考虑过去,关注未来,着眼当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执行院长印凯对《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进行解读,通过中外顶尖学者的通力合作探索全新拔尖人才联合培养机制。22号主论坛演讲嘉宾  7月23日主论坛环节,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终身教育学院院长胡洁在致辞中指出,国家之间的界限不应该成为对知识追求的阻碍,学者们需携手共进,共同探索拔尖人才培养和共享知识的方式。  随后,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Manolis Kellis,布朗大学本科毕业演讲代表傅凯量同学分别作为《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师生代表进行分享,从科研应用领域的课程设计过程到实际学习感受阐释了中外联合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成果。联合培养计划办公室副主任萧邦平先生作《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2.0计划》发布。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江全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院长曹庆华、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志军、中山大学教务部副处长陈青、福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张友坤出席大会并作主旨发言,分享了中国顶尖高校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持有的不同期望和为了促进教育国际化而做出的各种有效举措。23号主论坛演讲嘉宾  二、平行研讨凝共识,多视角探讨人才培养新机遇  为了使高等教育管理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更有针对性地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实践经验。本次会议设立四大平行分论坛,以期实现四支力量的有效交流沟通和智慧碰撞。研讨会上,26位海外顶尖院校终身教授与32位中国双一流高校相关学院领导分别围绕新工科、基础学科、新商科、教育数字化等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热点议题进行发言,分享了诸多成功案例与现实挑战,启发了深刻的思考与交流。分论坛演讲嘉宾  三、圆桌对话: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探讨  如何在新的时代坐标中肩负起培养拔尖人才的历史使命是各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时代话题。大会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探讨”与会国外知名院校领导、专家教授展开讨论,并就教育改革创新的探索路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圆桌对话嘉宾  作为疫情后中国来访学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之一,本次研讨会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和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务实地探讨中国乃至全球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共同难题和挑战。相信此次会议的圆满举办,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开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育部:严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04

  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监测工作,专门下发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核查工作通知,召开各省教育部门核查部署会议。近日,教育部派出多个工作组,赴各省开展专项核查,严查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教育部工作组以直奔主题、直插一线的方式,深入高校、院系,通过检查就业数据自查清单、核对自查报告、抽查相关就业佐证材料,结合有关问题举报线索和存疑信息逐一开展调查核实和现场约谈,对高校规范开展毕业去向登记监测、严防就业数据弄虚作假等情况开展了针对性核查。对核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地方和高校立查立改、及时纠正;对经核实存在虚假签约、虚假证明等违规行为的,责成有关部门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高校和人员责任,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四不准”“三不得”规定(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不得不切实际向高校和学院提去向落实率具体指标;不得层层加码向辅导员摊派就业任务;不得将单一的去向落实率指标与就业工作人员或者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优等挂钩),严守就业数据真实准确底线,严格审核每位毕业生的就业材料,重点核查灵活就业等相关数据,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就业违规行为。  教育部和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已开通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就业违规问题举报。对相关举报信息,督促各地逐条核实,举报一个、查处一个。教育部已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发送信息,提醒毕业生及时登录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https://dj.ncss.cn/)确认本人毕业去向信息。8月起,还将委托国家统计局和第三方调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抽样调查。  教育部将继续督促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就业监测工作要求,实事求是、规范有序推进就业工作,严防就业数据失真。同时,指导各地各高校持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并会同人社部门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就业。教育部和各省级就业主管部门举报电话、邮箱

教育部:严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8-04

  教育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监测工作,专门下发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核查工作通知,召开各省教育部门核查部署会议。近日,教育部派出多个工作组,赴各省开展专项核查,严查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教育部工作组以直奔主题、直插一线的方式,深入高校、院系,通过检查就业数据自查清单、核对自查报告、抽查相关就业佐证材料,结合有关问题举报线索和存疑信息逐一开展调查核实和现场约谈,对高校规范开展毕业去向登记监测、严防就业数据弄虚作假等情况开展了针对性核查。对核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地方和高校立查立改、及时纠正;对经核实存在虚假签约、虚假证明等违规行为的,责成有关部门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高校和人员责任,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四不准”“三不得”规定(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不得不切实际向高校和学院提去向落实率具体指标;不得层层加码向辅导员摊派就业任务;不得将单一的去向落实率指标与就业工作人员或者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优等挂钩),严守就业数据真实准确底线,严格审核每位毕业生的就业材料,重点核查灵活就业等相关数据,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就业违规行为。  教育部和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已开通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就业违规问题举报。对相关举报信息,督促各地逐条核实,举报一个、查处一个。教育部已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发送信息,提醒毕业生及时登录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https://dj.ncss.cn/)确认本人毕业去向信息。8月起,还将委托国家统计局和第三方调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抽样调查。  教育部将继续督促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就业监测工作要求,实事求是、规范有序推进就业工作,严防就业数据失真。同时,指导各地各高校持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并会同人社部门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就业。教育部和各省级就业主管部门举报电话、邮箱

王嘉毅赴分管司局(单位)督促指导主题教育工作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7-27

  7月18、19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赴基教司、监管司和资源中心,督促指导主题教育工作,通过观看主题教育特色成果展示,查阅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教育整顿有关工作材料,召开座谈会深入交流等方式,实地了解主题教育进展情况。  王嘉毅强调,要持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体现新面貌新气象新作为。要持续学习、悟透原理,把准教育发展方向;要以学促干、推动发展,谋划好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举措;要创新举措、聚焦靶心,千方百计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要从严管理、建强队伍,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要鼓励创新、激发活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基教司、监管司、资源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委员参加座谈。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网上招聘”等7场招聘活动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7-27

  近日,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上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网上招聘”“信息通讯与互联网行业‘百日冲刺’招聘专场”“贵州地区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场”等7场招聘活动,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保驾护航,预计提供岗位20万个。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网上招聘  教育部和工信部联合举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网上招聘”,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作,推动优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人才结构,预计提供岗位5万个,活动持续到9月30日。  参会链接:  https://www.ncss.cn/student/jobfair/fairdetails.html?fairId=YTwByZQmNyp8HWmcHCpYb1  参会二维码:(扫码查看岗位信息)  信息通讯与互联网行业“百日冲刺”招聘专场  信息通讯与互联网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举办“信息通讯与互联网行业“百日冲刺”招聘专场”,预计提供岗位1万个,活动持续到8月31日。  参会链接:  https://24365.smartedu.cn/student/jobfair/fairdetails.html?fairId=5234R7vKYX65XGysQSFagk  参会二维码:(扫码查看岗位信息)  体育服务行业招聘专场  体育服务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举办“体育服务行业招聘专场”,聚焦体育服务行业人才精准对接,汇集体育服务行业用人单位岗位资源,助力体育学科专业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求职就业,预计提供岗位8000个,活动持续到8月31日。  参会链接:  https://24365.smartedu.cn/student/jobfair/fairdetails.html?fairId=5GKGZ6msxBrMscHSfvohMi  参会二维码:(扫码查看岗位信息)  医药卫生行业“百日冲刺”空中双选会  医药卫生行业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举办“医药卫生行业‘百日冲刺’空中双选会”,助力医药卫生类学科专业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顺利求职,预计提供岗位3000个,活动持续到8月18日。  参会链接:  https://cct.zhaopin.com/jobfair/jobfairDetails/12246  参会二维码:(扫码查看岗位信息)  贵州地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专场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导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与贵州省教育厅共同举办“贵州地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专场”,精准助力贵州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计提供岗位12万个,活动持续到8月7日。  参会链接:  https://24365.smartedu.cn/student/jobfair/fairdetails.html?fairId=LPcBUV3t9tsWYDW45TXADh  参会二维码:(扫码查看岗位信息)  河南地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专场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导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与河南省教育厅共同举办“河南地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专场”,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精准助力河南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计提供岗位2万个,活动持续到8月31日。  参会链接:  https://www.ncss.cn/student/jobfair/fairdetails.html?fairId=YUdD9qXFyjL9LD4UWTfsmR  参会二维码:(扫码查看岗位信息)  东莞市“招才引智”专场招聘会  东莞市委组织部依托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举办“东莞市‘招才引智’专场招聘会”,积极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进一步吹响“是人才 进莞来”引才号角,预计提供岗位3000个,活动持续到7月31日。  参会链接:  https://24365.smartedu.cn/student/jobfair/fairdetails.html?fairId=WoiiN2H1rihLxgQDn5Sx4K  参会二维码:(扫码查看岗位信息)  8月,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会同有关部门还将陆续推出“金融行业专场”“新闻行业专场”等招聘活动,毕业生可通过登录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https://www.ncss.cn/),在“专场招聘”板块查看相关信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呼吁在教育中合理应用技术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7-2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6日发布2023年《全球教育监测报告》,呼吁教育系统应始终确保以学习者的利益为中心,合理利用数字技术来支持基于人际互动的教育,而不是取代人际互动。  这份年度报告指出,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某些情况下改善学习效果,但有证据显示,如果过度运用技术或缺乏合格教师监管,技术对于教育并无裨益。例如,若仅向学生提供电脑,但教学过程中没有教师参与,这并不能提高学习成效。  报告说,技术快速变革给教育系统带来适应压力。数字素养和批判思维变得日益重要,同时基础读写能力也不容忽视,因为它对数字应用至关重要。此外,教师也需要接受适当培训,但目前只有半数国家制定了培养教师信息化技能的标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说,数字革命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力,但需要对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方式予以关注。“技术必须用于提升学习体验及学生与教师的福祉,而不是给他们带来危害。我们应始终把学生需求放在首位,支持教师工作。线上连接不能替代人际互动。”  《全球教育监测报告》自2002年起由教科文组织发布,旨在监测和发布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教育进展情况,以协助确保所有相关合作伙伴履行承诺。

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启动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7-27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的通知》,计划每年遴选一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高等职业院校(含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在职在岗骨干教师或具有绝招绝技的技能大师,进行为期三年的集中培养。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职教“三名”计划)从2023年开始实施,每年压茬推进,旨在培养打造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名师(名匠),一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定位准确、勇于开拓创新、精通现代职业学校治理的教育家型名校长。  职教“三名”计划突出培养全过程管理,在遴选培养对象的同时,择优确定一批培养基地,根据不同培养对象确定重点方向,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可持续、伴随式、专业化指导。注重团队建设、示范引领,要求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对象主持建设名师工作室、名匠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和名校长工作室,作为公开教学、论坛研讨、现场指导、专题研修、项目共研的平台载体,同时吸纳优秀成员,共同开展远程备课、线上教研、资源建设。通过建立推荐、培养、管理、使用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名师(名匠)名校长辐射带动和“智库”作用,助力成长为职业教育教师、校长创新发展的引领者、探索者,带动职业教育教师校长能力素质整体提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的通知教师厅〔202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教师函〔2021〕6号)要求,不断加强职业学校教师校长队伍建设,教育部决定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职教“三名”计划)。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培养目标  职教“三名”计划旨在培养打造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师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名师(名匠),一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定位准确、勇于开拓创新、精通现代职业学校治理的教育家型名校长。通过搭建国家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和名匠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以下统称工作室),建立推荐、培养、管理、使用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和管理机制,发挥名师(名匠)名校长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职业教育教师校长能力素质整体提升。  二、培养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高等职业院校(含本科层次和专科层次)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在职在岗骨干教师或具有绝招绝技的技能大师。具体条件见培养方案(附件1)。  三、培养方式  职教“三名”计划每期集中培养周期为三年,从2023年开始,每年压茬推进。择优确定一批培养基地,根据不同培养对象确定重点方向,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提供可持续、伴随式、专业化指导。以工作室为平台,吸纳优质成员,充分发挥名师(名匠)名校长辐射带动和“智库”作用。具体方式见培养方案(附件1)。  四、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落实选、育、管、用的主体责任,严格按照条件和程序选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能力素质优良,能够团结带领队伍并运用和辐射培养成果的教师和校长。  (二)要统筹管理、梯次发展。各地各校要有规划地开展省、市、校级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做好与国家级培养体系衔接。要将培养对象纳入本地本校人才队伍建设统筹管理,给予其名师(名匠)名校长等职业教育高层次人才相应待遇和支持政策,在课题立项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三)要搭建平台、加大投入。各地各校要坚持在使用中培养、在培养中使用,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培养对象的学习研修、教改研究、资源建设、工作室建设等,为培养对象提供平台和锻炼机会。中央财政通过教师工作专项经费按照每位培养对象不低于10万元的标准予以经费支持,分三年拨付培养基地。所在省份和学校在统筹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经费时要给予倾斜。  五、具体工作安排  (一)申报程序。符合条件的教师校长提出申请并填写申报材料,申报人所在单位审核推荐,逐级上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申报条件和分配指标(见附件2)择优推荐培养对象。公示无异议后,于2023年7月27日前将推荐人选汇总表(附件3)和申报表(附件4)Word版和Pdf盖章扫描版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  (二)联系人及电话。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孙雨飞、孙晓虎,010-66097080、66097715。邮箱:fzc@moe.edu.cn。  附件:  1.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2.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年)推荐名额分配表  3.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年)推荐人选汇总表  4.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2023—2025年)推荐人选申报表  5.名师(名匠)申报专业一览表(2023—2025年)  教育部办公厅  2023年7月14日

教育部:组织高水平高校培养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7-27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对标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加强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培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国优计划”《意见》)。  《意见》提出,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首批试点支持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每年每校通过推免遴选不少于30名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理学、工学门类研究生或教育硕士,同时面向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重点为中小学培养一批研究生层次高素质科学类课程教师。  《意见》明确,“国优计划”包括推免选拔、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两种选拔方式,包括试点高校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两种培养方式。支持培养高校为推免录取的“国优计划”研究生设计教师教育先修课程。鼓励高水平高校面向全体在读学生普遍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国优计划”研究生在本科阶段选修教师教育课程所获的学分可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相关模块课程学分。攻读非教育类研究生学位且修完教育模块课程的“国优计划”研究生,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时同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意见》从纳入免试认定、探索“订单”培养、组织专场招聘、支持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出系列从教激励政策,并从研究生推免招生及经费支持、优配教育实践基地、强化人才培养统筹等方面,提出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各地、培养高校对计划实施给予的支持保障。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2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2023年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推动高水平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高素质教师,让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经商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现就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国优计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不少于26学分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通过“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二、选拔与培养  (一)选拔方式  1.推免选拔。具备高校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向“国优计划”培养高校提出申请,经考查合格可通过推免方式被录取为“国优计划”研究生,攻读“国优计划”培养高校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研究生。  2.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面向非教育类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结合学生专业课成绩和面试等综合考察学生从教潜质,按照“优中选优,严格规范”的原则,遴选“国优计划”研究生。  (二)培养模式  “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通过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国优计划”研究生系统开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包括不少于18学分的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课程教学、科学技术史等内容,以及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实践,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强化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与教学基本功训练。  支持“国优计划”培养高校为推免录取的“国优计划”研究生设计教师教育先修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指导学生从本科第4年开始学习。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支教实践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教育实践学分。  鼓励高水平高校面向全体在读学生普遍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国优计划”研究生本科阶段选修教师教育课程所获学分可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相关模块课程学分。  攻读非教育类研究生学位且修完26学分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的“国优计划”研究生,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毕业时同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和方案设计报告等都可作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三、从教激励  (一)纳入免试认定  “国优计划”研究生享受免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简称免试认定)改革政策。修完规定学分的“国优计划”研究生可参照教育类研究生免试认定相关规定,按程序申领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二)探索“订单”培养  探索建立“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优质中小学的“订单”培养合作关系,支持优质中小学与“国优计划”研究生签订“订单”培养协议。“订单”培养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后,按协议约定到相关中小学任教。  (三)组织专场招聘  各地要将“国优计划”研究生作为基础教育教师人才,做好引进工作。精心组织中小学到相关“双一流”建设高校或在当地举办专场招聘会,开辟从教服务“绿色通道”,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与中小学签订就业协议。  (四)支持专业发展  “国优计划”培养高校要建立从教毕业生专业发展跟踪服务机制,持续给予支持,特别是支持从教的“国优计划”毕业生报考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要创造良好条件,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创新开展教学,制订五年一周期的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通过优先安排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支持管理岗位锻炼等,有计划地帮助“国优计划”研究生成长为基础教育领军人才,担任中小学校领导人员,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政策激励引导  “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提出“国优计划”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量需求,并报教育部审核。对于核定的“国优计划”招生数,教育部在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工作中做增量安排,等额支持。对于“国优计划”录取的推免生源推荐高校,教育部在下一年度研究生推免计划中给予相应的奖励名额。教育部协调有关部门将高校“国优计划”学生从教情况作为相关资金分配因素,在经费安排上予以引导支持。  (二)优配教育实践基地  各地特别是“国优计划”培养高校所在省份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工作,为培养高校选配优质中小学作为教育实践基地,推荐一线中小学名师与教学骨干作为实践导师,指导“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实践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三)强化人才培养统筹  “国优计划”培养高校要成立由学校负责同志牵头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依托与基础教育联系紧密的优势学科设计培养方案,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整合多学科的优质学术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开设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课程,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强化课程设置、教学组织、教育实践、学术交流等环节的统筹,加强培养过程性考核,切实提升“国优计划”研究生专业水平与教书育人本领。  五、工作要求  “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要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任务,先行试点,持续推进(首批试点安排见附件)。“双一流”建设高校等高水平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做好“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工作,为中小学培养输送高素质教师,夯实教育强国建设基点,服务高质量发展。  附件:“国优计划”首批试点安排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答记者问  一、请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要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明确了任务。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特别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目前,我国举办师范类专业的院校超过700所,数量众多,但高水平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理工类大学占比不高;师范生培养体量不小,但学科结构和培养层次有待优化。为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师范人才培养结构,着力提升培养质量,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部属高校意见基础上,教育部印发了《意见》。  二、实施“国优计划”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答: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三、“国优计划”研究生如何选拔与培养?  答:“国优计划”有两种选拔方式:一是推免选拔,具备高校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经考查合格可通过推免方式被录取为“国优计划”研究生,攻读学术学位或专业学位研究生。二是在读研究生二次遴选,试点高校面向非教育类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结合学生专业课成绩和面试等综合考察学生从教潜质,按照“优中选优,严格规范”的原则,遴选“国优计划”研究生。  培养方面,“国优计划”培养高校通过自主培养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培养的方式,为“国优计划”研究生系统开设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包括不少于18学分的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课程教学、科学技术史等内容,以及不少于8学分的教育实践,强化师范生专业素养培养与教学基本功训练。支持培养高校为推免录取的“国优计划”研究生设计教师教育先修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指导学生从本科第4年开始学习。鼓励高水平高校面向全体在读学生普遍开设教师教育选修课程,“国优计划”研究生本科阶段选修教师教育课程所获学分可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相关模块课程学分。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支教实践计入“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教育实践学分。  四、《意见》有哪些政策创新点?  答:一是优化教师教育体系,组织高水平院校培养教师。“国优计划”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开展试点,组织首批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将带动一大批高水平院校发挥学科优势举办教师教育,推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健全、优化。  二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强高质量科学教师培养。“国优计划”首批试点支持优秀理工科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研究生,同时面向“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理学、工学门类的研究生进行二次遴选,确保“国优计划”研究生具备卓越的理工科专业素养,同时通过系统修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完成教育实践,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  三是创新培养模式,支持双研究生学位授予。“国优计划”支持非教育类研究生系统修习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按规定修完相关课程且以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报告和方案设计报告等任一形式通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答辩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时同时获得教育硕士学位,推动了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增强了激励优秀人才从教的政策吸引力。  四是强化从教支持,探索“订单”培养。在推动各地将“国优计划”研究生作为基础教育教师人才,组织专场招聘、做好引进工作之外,支持各地探索建立“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优质中小学的“订单”培养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培养协议,强化“国优计划”研究生毕业从教保障。  五是整合优质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国优计划”培养高校要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支持“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财政予以支持。其中,教师教育课程可由培养高校独立组织教学,或者与师范院校联合开设。此外,培养高校要建立从教毕业生专业发展跟踪服务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校要制订5年一周期的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将从教的“国优计划”研究生打造为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和中小学校领导人员后备队伍。  五、如何做好“国优计划”组织实施工作?  答:“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要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任务,先行试点,持续推进。首批试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试点高校按照要求提出实施方案报教育部审核同意后,于2023年9月启动实施,开展首批“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教育部将加强指导督促,为政策顺利实施提供支持保障。

陈杰副部长为成都大运村“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揭幕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7-27

  7月26日,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前夕,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和成都大学共同主办的 “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在成都大运村正式揭幕,教育部副部长陈杰出席并致辞。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大运会执委会、大运村等有关单位负责同志,部分参赛国运动员代表参加。  陈杰指出,成都大运会是继北京冬奥会之后在中国举办的首场世界性综合运动会。为让世界各国青年在参赛之余进一步了解中国语言文化,中国教育部专门在大运村设立“汉语桥”中文学习互动体验区,开展“语你同行,畅享大运”主题活动。此外,还组织开展“运动青春、同唱大运”全球青少年同唱中文歌曲、“中国滋味”中文+饮食文化等中国文化系列体验活动,出版《大运中文100句》语言服务手册。这些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活动,将为各国青年搭建“语言之桥、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  陈杰表示,中文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的语言之一,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学习使用。目前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3个国家把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设中文课程的各类学校和培训机构有8万多所,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3000万,诚邀各国代表团和运动员们来体验区感受中文之美,体验中文之趣。  仪式上,陈杰向运动员代表赠送《大运中文100句》和《成都最美百首古诗词》等语言服务书籍。

教育部:支持清北复交等“双一流”高校培养“国优计划”研究生,为中小学输送优秀教师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7-27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意见》提出,从2023年起,国家支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高校选拔专业成绩优秀且乐教适教的学生作为“国优计划”研究生,在强化学科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系统学习不少于26学分的教师教育模块课程(含参加教育实践),通过“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中小学输送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素养卓越、教学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介绍,“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要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任务,先行试点,持续推进。首批试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试点高校按照要求提出实施方案报教育部审核同意后,于2023年9月启动实施,开展首批“国优计划”研究生培养。教育部将加强指导督促,为政策顺利实施提供支持保障。

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廊坊召开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7-27

大会现场  7月26日,以“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河北廊坊召开。大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河北省廊坊市人民政府主办,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共同承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河北省廊坊市委书记李国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同济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郑庆华,中国商飞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赵越让,学会监事长孙维杰,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秘书处副秘书长吴英策等领导出席大会。会议分别由姜恩来和吴英策主持。杜玉波致辞  杜玉波在致辞中指出,如何走好产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之路,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把握产教融合新内涵,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机制。高校与企业要贴紧靠实、“捆绑式”发展,构筑“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二是要探索科研组织新模式,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通过有组织科研,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构建教研一体、学科交叉、联合攻关、产教融合的新格局。三是要打造产教融合新体系,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建立具备整体统筹协调功能的融合发展体系,完善知识产权重点保护的专项服务体系,探索系统配套的激励赋能政策体系。李国勇致辞  李国勇介绍了廊坊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产业三大经济产业的发展情况。他表示,近年来廊坊市委、市政府将产教融合发展作为基础性要求融入地方相关政策,已取得一些成绩,通过设置研究院中试孵化基地、创新成果转化等方式,与清华、北航、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将企业所需和学校所供真正对接起来,实现企业和学校双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武世兴作主旨演讲  武世兴作题为《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报告时表示,在“四新”建设过程中,要打造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新生态,更加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构建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和社会多元参与的产教融合创新体系;打造产教融合的核心课程体系,设置跨院系、跨学科、跨知识领域复合型课程;以数字化构建产教融合教育的新形态,建设国家高教智慧教育平台,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扎实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谢俐作主旨演讲  谢俐作题为《新时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时指出,近年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政策保障、法制建设、实践探索、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但也要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推动产教融合任重道远。为此,要持续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重大部署,科学把握推动产教融合体制增效的方法路径,加强政府统筹、聚焦产业发展、发挥企业作用、创新组织形态、压实学校责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郑庆华作主旨演讲  郑庆华作题为《共识、共创、共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报告时指出,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是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发展,是应时代急需、应国家急需、应企业急需,要通过政府、高校、企业、产业的协调和联动,搭建支撑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平台,真正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新机制和新生态。赵越让作主旨演讲  赵越让作了题为《广纳天下英才,绘就大飞机梦》的报告,他介绍了中国商飞集团发展情况和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表示集团汇聚高精尖人才,实施拔尖计划,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目前已联合国际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等五家企业,以及清华、上交、北航等22家院校成立了大飞机产教联盟,推动民机制造业与民航运输业融合发展。姜恩来主持会议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校长刘林,河北省委教育厅副厅长贾海明,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董事长焦殿成分别致辞。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孙世钧,分别作题为《融入、融汇、融通,赋能高质量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的思考与实践》的主旨演讲,从不同角度探讨推进产教协同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河北省委教育厅副厅长张春生,廊坊市委秘书长张平,副市长、临空经济区(廊坊)党工委书记兼管委会主任丁凌,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秘书长陈伟和来自高校、行业、企业等10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刘林致辞贾海明致辞罗延安作主旨演讲焦殿成致辞孙世钧作主旨演讲吴英策主持会议  会上举行了产教融合项目签约仪式。作为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的优秀案例,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迪文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教融合研究分会推荐的优秀案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南京天洑软件有限公司、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与学堂在线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此外,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与延边大学等十三所高校、河北航空投资集团、河北临空集团、阿提哈德航空培训学院、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等分别签订合作协议。  本次大会是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产教融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讨产教融合的新内涵,打造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新样板,凝练校企协同育人的新经验,加快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杜玉波:在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上的致辞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7-27

在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上的致辞杜玉波2023年7月26日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盛夏廊坊,缤纷多彩。今天,很高兴与各位共同参加第七届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奋力谱写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进入“十四五”以来,在政府、高校与企业等多方协同推动下,产教融合进一步走向深入,协同育人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效。但与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与创新驱动发展需求相比,特别是与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不少短板。我们要充分认识产教融合对人才培养的极端重要性,搭建高校和企业合作交流的大平台,打造高校和企业深度合作的新样板,凝练校企协同育人的新经验,共同助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最近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产教融合系列活动全面展开。首届大学生就业促进大会隆重召开,发挥产教融合作用,搭建就业促进平台,来自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共商高校就业新思路,探索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服务新举措;举办第十三届全国高等学校民航服务技能大赛,开展供需对接就业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服务稳定就业大局。今天,为进一步推动高校与企业全方位合作,大会邀请了教育界与企业界的嘉宾,围绕“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研讨,可谓恰逢其时、很有意义。  当前,产教融合进入了一个深化发展、质量提升的阶段。如何走好产教协同培养创新人才之路,助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亟待回答的一个重要话题,需要认真思考,合力推进。  第一,把握产教融合新内涵,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实质上是统筹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形成内外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作为高校来说,就是要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以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科专业链、人才链、科技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紧密对接。大量的成功案例证明,高校与企业唯有贴紧靠实、“捆绑式”发展,才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高校的人才培养改革,构筑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第二,探索科研组织新模式,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深化产教协同,要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探索科研组织新模式,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打造关键技术研究新高地。我们说,搞基础研究“急不得”,要坐“冷板凳”;搞技术转化“断不得”,要做“长链条”。不能让大学的最新科研成果摆在实验室、躺在图书馆、停在专利局,而要以行业产业的实际发展和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和高校开展协同攻关,突破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技术,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形成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催生出新的产业生态群。要积极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打造一批由企业主导、校企共同管理运行的新型创新联合中心,构建教研一体、学科交叉、联合攻关、产教融合的新格局。  第三,打造产教融合新体系,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当前,产教融合的堵点主要是政策保障不贯通,高校科研主体面向市场不敢为;法规政策还没有自成体系;知识产权保护还没有落到实处。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优化产教融合和育人环境;发挥高校的内外协同作用,锻造科研成果转化的人才队伍;发挥区域的优势互补作用,拓展成果孵化空间,统筹推动教育和产业协调发展,创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特别是,要以健全政策保障为“压舱石”,推动建立具备整体统筹协调功能的融合发展体系,完善知识产权重点保护的专项服务体系,探索系统配套的激励赋能政策体系,为打造高质量产教融合新体系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同志们!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现产教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责任在肩,使命光荣。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长期从事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衷心希望大家集思广益、贡献智慧,把产教融合大会办成务实有效的大会,为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谋实事、出实招、解难题,以实际行动回应“强国建设,教育何为”这一时代重大课题,为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邓卫:着力培养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7-27

着力培养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湖南大学党委书记 邓卫  “国之大者”,在于人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核心命题。培养新时代经世致用领军人才,就是培养富有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是一流大学建设教育强国的使命担当。  “经世致用”中的“经世”,就是“经现实之务”,体现为培养大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担当,让他们洞察中国和世界大势,解决世界和中国实际问题;“致用”,就是“致时代之用”,体现为根据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致力于服务国之命脉、国之重器、国之大政。  培养经世致用领军人才,培根铸魂是根本。思政工作是铸魂工程,包括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价值塑造3个方面,三者依次递进。目前高校思政工作的难点是,一些学校仍然停留在教材知识和价值观念的讲授、灌输上,对于贯通两端的能力训练不足,导致知识体系观照现实乏力、三观塑造难以成熟稳固。改进思政工作,应突出思维能力培养,通过对话、比较、反思、实践等方式,回应学生的思想困惑,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世界大势、思考中国大政、抉择人生方向的能力,进而自觉实现价值塑造。  培养经世致用领军人才,综合交叉是基础。知识背景交叉是创新人才打破思维定式、扩大思维广度的源泉。当前高校专业过多、过细、过窄,交叉、融合学科较少,资源配置、教师编制、课程安排、考核评价等大多以相对固化的学科专业或结构封闭的院系为组织单位,学科、学者之间破壁困难,交叉学科建设成果没有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和优势,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重塑大学课程体系、知识体系、专业体系和组织体系,在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中强化对专业交叉、课程交叉的要求,将之作为必须项,以政策牵引高校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和院系“各自为战”的人才培养圈层,继续加大对专业核心课程、综合课程、交叉课程的支持力度,推动课程的综合化、项目化、前沿化,构建起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经世致用领军人才,产教协同是重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仍旧存在“知识孤岛”“实习实践远离现场”等问题,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滞后于科技和产业发展需要,作为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前端的高校与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人才使用终端的产业行业企业离得太远,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出现断链、脱节、错位的现象,迫切需要加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当前的难点在于,企业与高校的核心诉求、评价导向不同,双方协同开展人才培养的动力有待增强。解决这些问题,在宏观上需要完善激励政策:一是推动构建以人才培养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体,打通企业和高校之间的信息、人才和资源循环;二是在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遴选中,更加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考核,推动构建卓越学术与卓越教学相融通的协同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扩大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改革试点覆盖面,激励更多高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经世致用领军人才,机制改革是牵引。建设教育强国,我国需要创新具有引领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高等教育改革应当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以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投入机制、评价机制、科研机制、人事机制等改革,同时加强教育系统内部政策项目间的协同,形成顶层设计下协同推进的综合改革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一步从全国层面加强不同学科人才的培养体系设计,如对于基础学科、医学、法学等完善贯通式培养模式,增加推免、直博比例;对于信息、材料、机电、环工、管理等完善复合式培养模式,加强跨学科、宽口径培养。在拔尖创新人才方面,要加大师资建设、学制贯通、选拔与培养有效衔接等多维支撑,形成基于国情的中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王嘉毅赴分管司局(单位)督促指导主题教育工作

[中国教育在线] 2023-07-27

  7月18、19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嘉毅赴基教司、监管司和资源中心,督促指导主题教育工作,通过观看主题教育特色成果展示,查阅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教育整顿有关工作材料,召开座谈会深入交流等方式,实地了解主题教育进展情况。  王嘉毅强调,要持续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体现新面貌新气象新作为。要持续学习、悟透原理,把准教育发展方向;要以学促干、推动发展,谋划好教育强国建设的政策举措;要创新举措、聚焦靶心,千方百计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要从严管理、建强队伍,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要鼓励创新、激发活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基教司、监管司、资源中心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委员参加座谈。


显示全部行业新闻